家長會校長發言稿

二、抓師德建設,促業務提高、樹教師形象。

教師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條件,也是教書育人所必須的。教師有敬業、愛崗、奉獻的精神,才能珍惜自己所幹的事業,把精力與心血全部用於教育,用於熱心培育自己的學生身上。因而,我校從抓師德建設入手,紮實開展師德教育活動,強化師德規範,。師德的核心問題是愛。愛學生是師德的本質。對此,我們以“愛生”為主線,抓師德教育,從更新觀念入手,大力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我們組織教師認真貫徹落實區教育局《關於師德行風建設的十條禁令》,堅持不懈的開展《創人民滿意學校,做人民滿意教師》的活動,不斷提高教師思想素質,大力弘揚敬業、愛生、奉獻三種精神,不斷改進領導作風和教師教風,增強育人的感情投入,促進學生“其師而信其道”變厭學為樂學、好學。學校每學期都組織教師認真開展查擺活動,讓教師通過自身查擺和相互查擺,找到自身在師德方面存在的問題,制定具體的整改措施,明確努力的方向,通過開展學習查擺活動,重點解決體罰、變相體罰學生、亂收費,加重學生作業負擔和經濟負擔等社會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每學期都組織教師觀看教師職業道德錄像,評選師德標兵,開展優秀教師學習的活動,並組織師德報告會、演講會,組織對貧困生的“結對子”捐助活動,對教師正面引導。以活動為載體,豐富多彩的進行師德教育。學校通過發放家長問卷、社會調查、教師評議等多種形式,督促教師自覺按師德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紀守法,為人師表。教育教師愛崗敬業,忠於職守,遵紀守法,自覺樹立起教師的良好形象。

三、突出教學中心地位,紮實提高教學質量

學校教育以教學為中心,教學以提高質量為中心,提高質量以課堂教學為中心,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誰違背了這一規律,誰就會受到懲罰,在課堂教學方面我們扎紮實實的開展“課堂教學達標與最佳化系列活動”,從備課到說課,從作課到評課,不走過場,不搞形式,腳踏實地地抓,一絲不苟的乾。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特彆強調發揚教學**的重要性,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面向全體。認真上好課,提高課堂效率。面向全體,因材施教,教法靈活,教學要體現新的教學理念,每個教學環節的理論的支撐點要做到清楚明白。向課堂教學要質量,①是實行候課制度②是實行推門聽課制度③是採取走出去,請進來,博採眾長④優秀教師上示範課⑤全員聽課。從而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減負增效。

四、以教育科研為先導,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沒有改革就沒有發展,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課堂教學和教學方法不斷革新,要實現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的轉變,教育科研是先導。近年來,面對現代教育技術帶來的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變革,使我們逐步認識到:如果說課堂教學是刀身,教科研就是帶動刀身的鋒利刀刃;如果說教學常規是用昨天的經驗來規範今天的教學實踐,教科研就是以明天的發展為今天的前進開拓道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教育科研是素質教育的第一推動力,是提高教育質量的總抓手。

在教研教改方面,我們首先成立組織構建網路,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教科研工作領導小組,促進科研和教學一體化,將教育科研納入目標化管理體系,層層分解,層層落實,使教育科研貫穿於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二是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廣泛組織教師業務學習,強化學習意識,創建學習化校園,樹立與時俱進的教育現代化理念。努力使教師由“經驗型”向“研究型”轉變。三是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確立教研課題,在教研專題立項方面,我們不貪大求洋、貪多求全。而是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我們認為,繁星滿天不如明月一輪。幾年來一直堅持“合做學習”的研究、運用和實踐。一直注重加大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力度。向科研要效率,扎紮實實開展了“低年級創造思維訓練”“古詩文誦讀”“新基礎教育推廣性、發展性”三大試驗。並不斷深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四是重視教育科研,走輕負擔高效率的辦學路子。採取“一逼、二導、三誘”。一“逼”就是無高一級的論文發表,不能被評為相應級別的優秀或先進教師。比如要評為區級優秀教師,則必須有區級以上論文發表,並實行一票否決制。二“導”就是引導鼓勵教師傾心教育科研,向科研要效率,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三“誘”就是對發表的論文,除進行物質獎勵外,還將量化得分,匯入總評。今年我校有20篇國家級、4篇省級、16篇市級,17篇區級論文和信息在正式報刊上發表或獲獎。列全區同類學校之首,為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校管理水平的提高築起了高起點的平台,五是制定《朱台鎮中心國小教科研獎勵制度》,並嚴格執行。通過一系列措施、教科研的地位得到了落實和鞏固,教師的教科研能力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了,教學質量的提高有了可靠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