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家長會發言稿

伊拉克戰爭有個特點,由於失誤,美國兵打死英國兵挺多的,但是英國兵打死美國兵並不多,大家說這美國兵怎么回事 這美國兵真的對英國兵刻骨仇恨 那恐怕不是.這個跟他們的教育有關係,美國老師對學生採取過於寬鬆的態度,比方說,老師問:"五加一等於幾 "學生回答:"五加一等於七."老師會說:"差不多,差不多."他很少批評,而是鼓勵,五加一等於六,跟七差不多,所以美國人容易馬馬虎虎,馬馬虎虎的事情特別多.英國就比美國嚴謹的多,德國人那就更嚴謹.德國的父母教育孩子就非常有意識.孩子心血來潮:"爸爸,我明天想去爬山."爸爸不會說"NO"或"YES",他會說:"你的計畫呢 你準備怎么去呀,跟誰去呀,帶不帶午餐,到哪個地方去 ""我還沒有想過."父親就會說:"你沒想過的事不要說."德國人特別講究孩子做計畫,老問你的計畫呢 這些習慣就使得德國人非常嚴謹.所以習慣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我國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則直截了當地說:"教育無非是培養良好的習慣,良好的道德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增強能力.孩子在學校里受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等他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面受教育,並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好習慣成了自然的行為,能力也就隨之增強了.作為家長,在對孩子的親職教育中更是應該把習慣培養放在第一位.

那么哪些是良好習慣呢 學校都會有一些重點常規養成訓練,比如,穿戴整潔,遵守紀律,尤其文明安全進行課間活動.不妨礙別人.學會傾聽,主動學習,認真作業,按時交作業等等,都是我們應該養成的好習慣.只有養成了這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才是真正優秀的學生.

相關連結:

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六大步驟:

好的關係勝過許多好的教育

什麼是好的親職教育 那就是好的親子關係.大家一定會有感觸,什麼時候你跟孩子的關係是好的,那你的教育就是成功的;什麼時候你跟孩子的關係是糟的,你的教育就沒有辦法成功.所以,我提出一個問題——現在世界上有無數的職業都需要上崗執照.做父母是一個多么複雜的職業,更需要一個上崗執照!現在為什麼教育出這么多問題,就是因為很多人沒有上崗執照

有個著名的兒科醫生告訴我,一句話重複三遍就是對別人的折磨.好多孩子給我說,孫老師,我媽媽真是煩人啊,我一看媽媽嘴唇一動就知道她要說什麼,我都可以替她說了.我給大家的忠告是:訓子千遍不如培養一個習慣.

兒童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養習慣.你的孩子有好的素質,其實就是指有好的習慣;你孩子如果有毛病,就是有不良習慣.

沒有一個孩子不想學好,不想成為一個好孩子的.他是碰到了各種誘惑和困難,他需要幫助.人的動作中70%都是習慣動作.習慣的改變是人的神經系統的改變.

怎么培養孩子好習慣,怎么糾正不良習慣

有一個媽媽,她的兒子上國小三年級,作業馬馬虎虎,成績不穩定,這個媽媽發現,兒子寫作業時,坐不住.

媽媽就說了,兒子你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只要你努力你一定學習好,可你一個小時站起來7回,是否太多了

媽媽最有水平的話在後邊.她說,兒子我看你,寫1個小時的作業站起來3回就差不多了,你要是能夠做到這一條,當天晚上6點的卡通片隨便看;不過,如果超過3回,當天晚上的卡通片就不能看.

孩子說行,結果一個星期下來以後,兒子3天做到了,一到6點鐘大搖大擺就看卡通片;有2天沒做到,一到6點鐘的時候,還想著去看卡通片,媽媽說不能看.這個孩子就記住了,慢慢地就培養了好習慣.

這個媽媽的經驗非常好,我把它總結為習慣培養的基本方法——加減法,即培養好習慣用加法,改正壞習慣用減法.

我給大家再講一個習慣的培養法,這個方法是培養孩子的愛心.我們研究培養孩子的三大習慣:做人,做事,學習.做人的核心是擁有愛心,我們重點講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看一個孩子有沒有愛心,首先可以看他有沒有孝心;因為孩子懂道理是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的.我給父母一個忠告,千萬別給孩子吃獨食,你對孩子教育的最低水平是吃東西一人一份,你作為爸爸媽媽一定要把你這份踏踏實實吃下去,就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