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最新家長會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好!感謝大家在百忙中抽出寶貴的時間,來參加這次家長會,這既是各位對自己孩子的關心,也是對我們工作的支持。作為老師,我是非常期待這次家長會的。我非常願意與家長交流,但平時難得有機會;當偶爾有機會與家長面對面坐在一起,談論起某個同學的時候,都給我一種強烈的感覺:這個同學,他既是老師的學生,更是家長的孩子。學生與孩子,不僅是稱呼的不同。學生,學習者,老師關注的是學習;孩子,親人、骨肉,關注的是成長。每一次交流,不僅讓我感受到家長的熱切的期望,也促使我站在家長的角度看待孩子,把學生作為一個孩子,一個家庭的孩子,一個承載著全家希望和愛的孩子來對待,所以,每一次與家長的接觸,帶給我的不僅是壓力和動力,而且也是一次心靈的教育。

自我介紹:32歲,教齡14年。今年8月調入迎勝國小。

一、 期中考試情況

試卷當時讓孩子捎給了家長,讓家長簽了字。每次考試測驗都要求家長簽字,目的是讓家長及時的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有個別同學考得不好的時候,不讓家長見到試卷。以後請大家注意這種情況。

成績總體上還可以。85分(優秀)以上42人,60——85分15人,60分以下1人。

大家可以根據上面分段的統計的情況,對照自己孩子的成績,可以大體了解一下自己的孩子在班級中的位置。

成績雖然能夠說明一些問題,但一次考試的成績具有偶然性,我們應更注重孩子平時的表現,通過平時孩子的作業等就基本可以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而且更準確。

二、數學教學情況

據我的理解,要讓孩子學好數學,一是要讓學生喜歡數學,別讓學生害怕、討厭數學;二是要是讓學生理解知識,別死記硬背;三是要養成好習慣。下面分別說說這三個方面。

先說喜歡數學。怎樣讓學生喜歡數學呢?三步走:喜歡數學老師,喜歡數學課,喜歡數學。當然首先要喜歡數學老師。親其師,信其道。喜歡數學課。我們班的孩子對於數學課來說還是非常喜歡的,絕大多數學生都喜歡上數學課。數學課上,我也一直在探索如何盡己所能,使乾巴巴的數學課變得生動活潑有趣一些,氣氛和諧融洽一些,讓孩子願意上數學課。喜歡數學本身。不是因為喜歡老師,不是因為數學課有趣,而是真正的喜歡數學本身。。要做到這一點,不容易。得讓感受到數學的精彩,享受成功的喜悅。這一點我們正在努力。

再就是要讓學生理解知識,別死記硬背。理解了,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腦子就活絡,能變聰明。死記硬背、死學苦練成績可能很高,但越學越傻,越學越沒意思。數學課上,經常為了讓學生理解某個問題反覆採取自主探索、表演、舉例、比喻、討論等方法。比如,分數乘法,1/4×2/3=,計算方法很簡單,就是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教學這個知識點,教師可以有兩個選擇。一,老師只是告訴學生怎樣計算,讓學生記住,然後大量練習,學生雖然不理解,但計算很熟練,考試成績也肯定很高。二,老師、學生用大量的時間研究算法,老師儘量讓學生自己弄明白為什麼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在研究的過程中,孩子動了腦筋,即使以後孩子忘記了(實際上大部分孩子都會忘記,因為以後練習都是練怎么算,不再練為什麼這樣算),孩子的智慧型肯定能得到鍛鍊和提高,而且學生知道了道理,就會覺得數學是一門講道理的學問,會喜歡數學。但是練習的時間少了,計算的熟練程度、考試成績要受到影響。作為老師,作何選擇?我們班上課,一般是第二種教法。因為我覺得,隱性的知識雖然考試不考,但有智力含量,能促進孩子智力的發展,對孩子發展的作用,甚至比顯性的知識更大。我覺得這樣的教學才是負責的。

但是,我發現,我們班的孩子對我這種教學方法還不很適應。一些孩子不願動腦筋,他願意讓老師儘快告訴他這個題到底怎么做,只滿足於學會,不求甚解; 在探索的過程中,參與不積極;有的不能全程參與,半途而廢。總之,缺乏一種主動求知的勁頭。我喜歡刨根問底的孩子,學就學個明白。老師經常鼓勵學生,發言不怕錯,只要是自己想的;敢於嘗試;不鸚鵡學舌,敢於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

三是要養成好習慣。比如認真計算的習慣,做完題目檢查的習慣。我們班計算能力整體比較差。這與我的教學觀念和方法有很大關係。我覺得,數學應該是思維的科學,但現在的教材、考試所倡導的,卻是計算的科學。各位家長也深有體會,孩子要想考高分,計算必須好;一張試卷中,計算可能要占到最少60分。實際上這是不合理的,但我們也無法改變。剛才說過,平時上課我關注的重點是知識形成的過程,我覺得計算沒什麼智力含量,關注的力度不夠,而且上課的大部分時間用在探索方法,練習的時間比較少。今後,儘量增加一些練習時間,讓孩子計算熟練,提高計算能力。至於其他習慣,後面再說。

三、關於家長的親職教育

1、 家庭作業

經常詢問學習情況,檢查一下作業。傳達一種信息:我很在意你的學習,學習很重要。家庭作業,如果孩子平時學習比較好,可以讓孩子獨立檢查,培養孩子對子的學習負責的態度。如果孩子平時學習比較吃力,家長應加強輔導。因為不認真、粗心犯的錯誤,家長指出後,讓孩子自己改正;有的錯誤是因為孩子不會做,不明白,家長要給孩子講解。因為教學時間有限,每周只有6節數學課,老師沒有時間訂正,所以一些家庭作業中的錯誤家長要加強指導,防止造成知識缺陷的積累。數學知識的連續性有很強,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等知識缺陷積累到一定程度再去補,就很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