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接孩子的青春期”家長會上的發言

2. 選擇合適的溝通場所和時機。古代父母對孩子有“七不責”。1、對眾不責:在大庭廣眾之下,不要責備孩子,要在眾人面前給孩子以尊嚴。  2、愧悔不責:如果孩子已經為自己的過失感到慚愧後悔了,大人就不要責備孩子了。  3、暮夜不責:晚上睡覺前不要責備孩子。此時責備他,孩子帶著沮喪失落的情緒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夢連連。  4、飲食不責:正吃飯的時候不要責備孩子。這個時候責備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脾胃虛弱。我自己對這一點就深有體會。  5、歡慶不責:孩子特別高興的時候不要責備他。人高興時,經脈處於暢通的狀態,如果孩子忽然被責備,經脈就會立馬憋住,對孩子的身體傷害很大。  6、悲憂不責:孩子哭的時候不要責備他。  7、疾病不責: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要責備他。生病是人體最脆弱的時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關愛和溫暖,這比任何藥物都有療效。這七不責,是對所有父母的要求,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更要特別注意。

3. 增加與孩子共同做事的機會。關注孩子正在關注的事情,做孩子的“冬粉”。比方說孩子喜歡周杰倫,喜歡漫畫書,您不能一味排斥,而是也要去了解,去學習,這樣才會和孩子有共同的話題,才能創造出交流溝通的機會。比如和孩子一起去書店選書,與孩子共同聽歌,讓孩子一起幫忙做家務等,找到一件孩子感興趣的事情,與他們一起做,重點放在活動上,一邊活動、一邊交談,雙方也不必相互看著對方。這種非面對面的談話方式會讓家長和孩子都感到輕鬆自在。家長與孩子的談話內容,最好是根據孩子的個性和特點進行,多一些如何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等。

4. 增加與孩子使用非語言溝通的頻率。語言學家艾伯特﹒梅瑞賓有個著名的溝通公式:溝通的總效果=7%的語言+38%的音調+55%的面部表情。因此,正確的非語言溝通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當孩子對父母說一些事情的時候,父母應該用專注的神情來面對孩子,放下手中的家務,給孩子一個欣賞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給孩子一個充滿愛意的擁抱,或者親切地拍拍孩子的肩膀,都會讓孩子產生無窮的信心。

5. 向孩子說說自己的心理話。做父母的都知道,養兒方知父母恩。人到中年,進入了人生中最忙碌的一段時期。家長不僅要了解孩子,也要讓孩子了解自己。只有雙方互相理解,才能更好的度過孩子的青春期和自己的更年期。家長向孩子說說心裡話,要找好時機,不能不講,也不能動不動就說。只有讓孩子了解了家長的一片苦心,孩子才懂得家長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們好,才懂得好好與家長相處,才懂得去關心、疼愛家長。這對於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都很重要。如果到了這個時期,孩子還不懂得去理解、關心自己的父母,他長大後與他人相處就會成為問題,也會成為孩子成功路上的一大障礙。

6. 與孩子的好朋友保持溝通。青春期的孩子很奇怪,心裡有事情,寧願講給陌生人聽,也不願意講給父母聽。國外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12歲以前的孩子很願意和父母交談他們的想法,但之後卻有明顯的變化,儘管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一如既往,但孩子有了問題和想法,他們更多的會和朋友交談。青春期的孩子是很注重朋友的,他們很願意幫助朋友解決問題,尤其是當朋友把心事告訴他們之後,有時他們甚至會主動地幫朋友解決這些問題。父母和孩子的好朋友保持溝通,就會多一個了解孩子心理變化的渠道,為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打下基礎。

(二) 升國中前的指導

1. 我們的孩子即將進入國中的學習階段,在升學之前的這段時間裡,父母的正確指導可以幫助孩子更快適應國中的生活和學習。書里介紹了這樣一位媽媽,孩子每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她都會閱讀大量的教育書籍,她是這樣做的。(p006頁)

在孩子升入七年級之前的那個暑假,她有意與孩子溝通:

“你說到了七年級之後,要學的科目將近十門,比以前都要多一倍了,你會感覺有壓力嗎?”她好象無意間與孩子提到這個話題。

“對呀,媽媽,到時候這么多科目我要忙不過來怎么辦?”孩子也有點擔心地說。

“不過我問過那么年級比你高的同學們,他們說如果在學習時能夠做到有所測重,就會輕鬆很多。比如在自己擅長的科目上少花時間、在自己不擅長的科目上多下點工夫等,這個問題就很好解決。”媽媽輕鬆地說。

“這些問題我要和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們去探討一下。”孩子認真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