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兩基”迎國檢工作的自查報告

4、合理運作教育經費

兵馬未到,糧草先行。只有經費得到了充分的保證,教育的發展才有動力,教育的未來才有後勁。我們的思路是:建章立制,巨觀調控;抓住細節,重點督查;廣開財源,提高待遇。

①建章立制,巨觀調控。督學辦制定了《財務管理制度》等制度和評分細則。平時不干涉學校的經費管理工作,學年度結束後,督學辦以此為依據給學校和主管人員考評。這樣讓學校教育經費管理始終處於一種既有寬鬆的環境,但又不脫離監督的良性運行軌道。對於預算內經費撥款和專項經費撥款,實行專戶管理,封閉運行,切實做到專款專用。

②抓住細節,重點督查。對於民眾關心的敏感問題,督學辦一定深入到學校中去。比如學校的按規收費問題,這關乎千家萬戶的利益,稍有不慎就影響教育的形象。為了規範收費行為,督學辦堅持作好暗訪調查工作,了解各學校的收費情況。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社會對收費的反映普遍良好,但對學生食堂菜的味道有一些看法。我們馬上召開校長會,通報這一情況,限期整改,家長的看法迅速得到扭轉,在今年的社會評教活動中,學生生活管理得到了家長的好評。坪壩鎮唐廟村崔穩同學中考考了全縣第6名,其家長對三滿意考評組成員戲詡說:坪壩中學的飯是博士飯。目標管理考評工資的兌現是教師熱切關注的問題,不解決好容易影響教師的工作熱情。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我們對每期考評結果總要集中到督學辦,進行抽樣調查,信度達到99%方可發放工資。財務管理決定著學校的經濟命脈,決定著領導的形象,決定著民心的向背。為了做好財務監督工作,我們每學期從鎮財管所借調會計組成專班對學校財務進行清理。通過這樣嚴格的管理,我鎮四所中國小財務運轉正常,學校不僅沒有赤字,還都有部分盈餘。

③廣開財源,提高待遇。我鎮四所學校都建有養豬廠,小賣部實行集體經營,提高了學校的經濟效益。兌現了教師的工資,解決了政策性補貼,極大的調動了教職工的積極性。

5、穩步提高教育質量

“兩基”的中心工作就是留住學生。怎樣才能留住學生,我們認為只有抓好教育教學質量,學生進來了才學得好,學好了才留得住。圍繞抓好教育質量這一目標,我鎮把教育質量的提高、辦學模式的最佳化、學習習慣的培養三個方面作為抓“普九”、留學生的突破口:

①、高舉素質教育大旗,創辦人民滿意教育。

多年來,我鎮教育質量不斷攀升,連年在全縣教育教學水平綜合評估中位居前列, XX、XX、XX年綜合排名分居京山縣第四、第二、第五名;全鎮四所學校,鎮中學是荊門市示範學校,鎮國小、晏店中心國小是縣示範學校,鎮中學XX、XX、XX連續兩年被評為“荊門市最佳文明單位”,今年又被授予荊門市“紅旗黨支部”。我們的做法是:

——以“立足現實,注重實用”為原則抓教育科研。農村學校經濟條件差,師資水平低。基於這個現狀,我們要求各校不要好高騖遠,要從實際出發,選取實用的力所能及的課題,儘可能的從教學中來,到教學中去。目前我鎮四所學校均有省級課題,其中鎮中學的《農村中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晏店國小的《農村聯片辦學模式的研究》已結題,鎮中學《農村留守孩子的教育》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在研究過程中各學校建立了資金專戶,成立了課題小組,並把子課題分解到每一個成員,定期召開研討會,交流心得體會。對沒有完成任務的成員取消其資格,並扣除目標管理分。

——以“科學嚴謹,減負增效”為目標最佳化課堂教學。我鎮最佳化課堂教學的手段有三點:一是實行集體備課,充分調動集體智慧。每年寒暑假,各學科組把教學內容分配到人,組員利用假期時間把部分內容備好,開學後集中印發討論,去粗取精,形成統一意見。這樣既保持了統一的進度,也減輕了備課量。二是“名師”傳經提高教藝。利用本鎮的“土名師”給老師們培訓,提高知識水平和教學藝術。這在我鎮英語教師身上體現得非常突出。自XX年以來,我鎮向各級高中輸送了程國富、朱小紅、晏中流、袁鳴、張成秀、孫義等六位英語教師。為了解決英語教師奇缺的問題,我們採取這種苦法子解決了燃眉之急。三是加強信息教育和常規教育的整合,提高課堂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以“聯繫實際,學用結合”為宗旨教學生一技之長。現行國中教育目標,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有些與初級職業教育,與“綠色證書”教育掛鈎不相適應,難以引起部分學生興趣,繼而產生厭學,最後導致輟學。坪壩中學大膽地、根據本地實際,開發校本課程。他們選派兩名教師到武漢市農學院學習果蔬種植技術,回校以後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術培訓,使學生掌握一技之長,民眾滿意地說:“現在學校辦得好,既教學生學文化,又教學生學技術,發家致富有希望”。職業技術教育為升學無望的學生開闢出一條充滿希望的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