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4、最引以為榮的是,我們牢牢抓住重大項目這個牛鼻子,搞好資本運作,鑄造產業品牌,增強了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按照“項目化、時間表、責任人”的要求,建立了重點項目推進機制,成立9個項目推進領導小組,一個項目一支隊伍,高位推進79個重點項目,總投資327億元。其中,新高焦化、盛豐新能源科技、匯德邦陶瓷、凱華非晶矽、好幫手電子科技、錦恆銅業、格林美再生金屬7個項目列入全省重點調度項目,占全省調度項目的18.4%。市財政安排300萬元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專項經費和 200萬元招商引資專項資金,開展“三個百日”競賽活動,全市共簽約項目132個,其中超億元項目20個;引進市外契約資金27.8億元,同比增長10.6%;實際利用外資4720萬美元,同比增長4.9%。全市共爭取上級各種政策性投資項目154個,項目資金3.6億元,同比增長28.6%。富硒產業基地被授予“中國生態硒谷”,12個富硒農產品被認定為江西省地方標準;贛中再生金屬集散市場被列為全國第二批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單位;江西龍津湖總部經濟服務業基地已獲省發改委正式批准,成為全省首家省級服務業基地。

5、最值得欣慰的是:我們始終堅持以民為本,加快推進以民生民享為重點的社會事業,確保社會安全穩定,營造了和諧發展的新氛圍。全年安排財政投入8.6億元,其中市本級投入占新增財力的73%,重點實施68項公共財政政策,全面落實82個民生項目。出台了幫助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的政策舉措,幫助11.85萬名返鄉人員轉移就業,再就業率達99.2%;啟動了總投資3.5億元的城區教育和醫療網點布局調整,著力解決城區中國小大班額、看病難問題;投資4568萬元實施保障性住房工程,新建廉租住房946套,總建築面積49872平方米;按照省和宜春市的統一部署,全面完成了“光明?微笑”工程目標任務。新老城區污水處理廠建設總投資9344萬元,安照省政府要求的時間節點投入運行。全市公路交通運輸狀況得到歷史性改善,累計投資2.8億元,重點實施105線、豐樂公路、豐撫公路等國省道大中修,小袁線、小段線公路、京九鐵路××南站公路改造和農村渡改橋建設,完成了62.6公里農村公路建設。通過建立健全信訪工作機制,實行重大涉穩和信訪突出問題領導包案處理,民眾信訪總量以及集體訪、越級訪得到有效控制,未發生在宜春市以上有影響的涉穩問題。防火工作實現了“零事故”,交通事故及死亡人數均下降80%。河東煤礦“12.11”事故、計程車市場整頓等安全穩定問題得到妥善處理,確保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總體來說,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沉著應對,堅定信心,克難制勝,盡最大努力化解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圓滿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在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基礎上,實現了保發展、保和諧、保後勁,堅定了我們加快後金融危機時代的發展的必勝信心。這種必勝信心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有發展慣性。從XX年起,我們連續5年被評為全省經濟發展綜合先進縣市,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大幅度前移,財政總收入和地方收入每年保持了“二位數二打頭”增長。2024年在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下,主要經濟指標不僅保持了高增長勢頭,而且綜合經濟實力整體前移,財政總收入超越了上年排名第一的貴溪市,地方收入超越了上年前兩名南昌縣和貴溪市,在金融危機的彎道上,超越了前面的標兵。這說明,我們有綜合實力作基礎,有發展後勁作支撐,經濟發展真正進入了快車道,形成了加速前進的強大慣性,呈現出彎道超越的發展態勢。二是有項目支撐。近年來,我們引進、建設、積蓄一大批重大項目,持續不斷地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24年,我們共引進148個招商項目,爭取了154個政策性項目,實施了79個重點項目,這些項目源源不斷地落戶,不僅促進了“保增長”目標的實現,而且積蓄了新一輪發展的後勁。三有資本保障。2024年,我們積極盤活政府資產,充分發揮市國有資產管理中心、中小企業貸款擔保中心、土地儲備中心、城投公司、工業園基礎設施投資公司五大融資平台作用,累計向農發行、工行等8家金融機構融資16億,為加快項目建設、擴大固投提供了雄厚的資本保障。有了這些發展支撐,展望後金融危機時代的發展,我們有理由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