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4、實施項目推進新機制。要牢牢把握抓項目、擴固投這個經濟發展的總抓手,用項目化的理念抓好各項工作。一是建項目,繼續實施重點項目推進機制。要進一步創新重點項目推進機制,圍繞重大產業、民生工程、基礎設施三大領域,選定一批重點項目重點推進,力促項目落地、投產達標,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二是引項目,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堅持內外並舉,充分利用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綜合成本優勢,引“低”,引“高”、引“大”。引“低”,就是要重點引進低排放、節能型、資源循環利用的產業和項目。引“高”,就是要瞄準我市正在重點培育壯大的機械電子、新型能源類的高新技術產業,以現有的惟斯特、盛豐新能源、新高焦化等高新企業為龍頭,延伸產業鏈條,引進一批配套企業和相關項目。引“大”,就是要將外貿、外資、外經結合起來,加大對央企、上市公司、境外企業的跟蹤對接力度,緊盯正在洽談的和有意向的一批大項目,力爭在引進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上取得突破。同時,進一步完善促進全民創業的內生機制,想方設法激活內資,激發本土創業熱潮。三是爭項目,切實搞好國家和省里的政策對接。××作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38個縣市之一,要搶抓新一輪發展的先機,必須順應後金融危機時代低碳經濟發展的大勢,積極跟進中央的投資政策,全面對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有針對性地規劃和包裝一批項目,爭取更多項目進入上級的政策籠子,著力破解土地、資金、環保容量等發展瓶頸,以小城鎮建設推動新型城鎮化,以重大項目拉動固定資產投資,以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經濟轉型,以造林綠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6、開創民生民享新領域。繼續實施新一輪公共財政政策,將新增財力的70%以上投入到民生工程,帶動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一是努力擴大就業和促進再就業。繼續實施“十百千萬”工程,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推進農村勞動力向市內、省內工業園區就業,鼓勵和支持返鄉農民工在鄉鎮創業辦企業。加強基層勞動保障平台建設,形成覆蓋全市鄉、村、村小組的勞動保障網路。落實稅費減免、社保補貼、小額貸款、免費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等各項扶助政策,加強對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的就業援助。二是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以城鎮居民和困難企業職工為重點,加大醫療保險擴面征繳力度;強力推進高危行業和省屬企業的工傷保險,加強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三是著力提高社會救助水平。提高農村五保戶供養標準和集中供養率,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部分優撫對象待遇水平,健全規範重點優撫對象生活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完善農村困難民眾住房救助制度和城鄉臨時救助制度。四是加強醫療保障。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範圍,推進以城鎮居民和困難企業退休人員為重點的醫療保險工作;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城鄉困難民眾大病醫療救助制度,深化農村衛生改革,在全市所有中心衛生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試點,推行藥品價格零差價。五是加強教育保障。建立農村中國小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增加城鄉義務教育發展經費,擴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範圍;繼續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和補助困難學生生活費政策。要堅持把維護社會穩定作為最大的民生來抓,認真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嚴打偷盜搶竊等違法犯罪行為,抓好消防、生產、交通、食品四大領域的安全,尤其要落實好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持不懈地抓好鄉鎮煤礦、河道采砂的安全生產,及時消除各種不穩定因素,切實增強民眾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