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現場工作會領導講話

一個戰鬥力強的班子,離不開一支過硬的隊伍。近年來,鄉黨委積極更新人才觀念,注重人才的培養和使用,增強村級幹部隊伍的造血功能,為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各村每年都發展一名以上黨員,使全村的黨員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經濟發展中,為建立一支懂經濟、會治理的幹部隊伍,積極轉變觀念,送村幹部外出學習考察和舉辦各種培訓班,來提高黨員幹部帶領民眾致富的能力,並堅持每星期一次村支兩委會議,每月一次支部黨員和村民小組長會議,每季度一次村民代表會議,民眾大會隨時召開,用黨的方針政策武裝幹部和村民頭腦,提高他們的致富意識。同時,還在工作中提出了“先富帶後富,黨員有義務”的口號,要求黨員幹部在各項工作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推新品種、新技術時,充分發揮帶頭作用,乾給農民看,帶著農民乾,把自己的體會和經驗傳授給農民民眾。村黨支部在民眾中樹立了不少種養殖方面的典型。如村民李健由於把握了養殖技術,他家每年養豬出欄達50多頭,成了村裡的養殖大戶。他目前是村裡的團支部書記。村文書張洪原是村國小的一名代課老師,他不僅懂得種養殖方面的技術,而且,還學會了電腦,在壩子村算是一名秀才,且是全村致富的典型,能夠帶動村民致富奔小康的能人。

三、找事乾,突出有人幹事

加強治理,建立健全村幹部獎懲激勵機制。鄉村兩級從建立健全機制入手,對村幹部、村班子的考核,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經濟發展、社會穩定、計畫生育、安全生產、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指標分解到村,以簽訂責任書的方式將這些目標的完成情況與其所得工資結合起來,實行績效掛鈎,增強幹部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推行規範化治理,理順“兩委會”關係。及時總結以村兩委聯席會議制度為核心的村幹部規範化治理經驗,出台了相應的規章制度,在理順村支兩委關係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四、找報酬,增強工作能力

村組合併、精簡村幹部。全鄉在並村之前共有11個村黨支部、11個村民委員會,並村以後為7個村黨支部、7個村委會。村支兩委領導班子成員從原來的88人減少到53人。

鄉黨委注重在政治上關心村組幹部,對表現突出民眾公認的適時提拔任用;注重在工作上支持幹部,為他們排憂解難,幫助解決他們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注重在生活上幫助村組幹部,認真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關於提高村幹部的報酬要求。為進一步推進“村為主”工作,真正實現工作重心下移,採取措施,逐年提高村幹部報酬,從每年退耕還林補助款345520元中提出50,作為村幹部報酬,真正使村幹部成為全脫產幹部。在去年村幹部報酬的基礎上,提高村幹部報酬至172200元/年,即村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每月各400元工資,村委副支書(主任)每月350元,其它村委委員每月300元。除上級每年補助64680元村幹部報酬外,在村幹部報酬上每月補貼107520元。提高組幹部報酬。即在去年組幹部每年13440元的基礎上,增加到每年40320元,使每個村民小組長每月工資從10元上升為30元。除上級補助每年13440元組幹部報酬外,鄉每年補貼組幹部報酬26880元。村幹部報酬提高后,他們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工作能力得到增強。

五、找責任,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常規工作實行重心下移後,抓督查,落實工作責任。我們把建立健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督查機制和考核獎懲機制,作為全力抓好落實、提升工作水平的有效措施。幾年來,我們不斷完善考核獎懲機制,由鄉督查考核工作組負責,採取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的辦法,先後多次對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考核,實行每個季度考核一次,並兌現獎懲。由於村幹部報酬實行了與工作績效掛鈎,村幹部敢抓敢幹工作,不怕得罪人。如各村的社會撫養費的徵收,都是由村級完成,計畫生育手術對象作手術,由村幹部親自送交鄉計生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