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管部門落實“兩個責任”宣講會講話稿

公與私的關係本來是涇渭分明,很容易辨別。但目前,一些黨政領導幹部或由於法治理念的缺失,或由於對公權力與私權利界限認識的誤區,也可能存在主觀故意,把公與私相互攪合在一起,分辨不清了公與私的界限。更有甚者,一些領導幹部把公權力當成“自留地”,頻頻超越法律給其劃定的“一畝三分地”而為所欲為。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的實施,各地組織開展了專項治理活動,通過明察暗訪、監督檢查、執紀問責等方式重拳打擊公款吃喝、公車私用、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並通過開展清理會員卡專項活動,實行黨政幹部會員卡零持有制度,嚴厲整治“會所中的歪風”。一些領導幹部的公款消費、公車私用、公權私用、損公肥私用的“地盤”被圍追堵截,所剩無幾。於是乎,一些領導幹部覺得當官不自在了、用權不方便了、沒有多大搞頭了。究其原因,這是由於私心太重、雜念太多,這種想法是容易出問題的。之所以,杜絕公款吃喝、公車私用、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對公權力的規範,目的在於淨化官場風氣、涵養社會風氣,使黨員領導幹部真正強化廉潔自律意識,心裡時刻有把丈量公與私的尺子,能夠正確衡量、處理好公與私的關係。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要對權力來源的認知有更深刻的把握,要像習總書記說的那樣“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堅決把私慾關進制度的籠子裡。

古人云:“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領導幹部隨時都面臨公與私的考驗,正確處理公與私的關係,克己奉公、一心為民,是領導幹部的為政之德。其實,處理好公與私的關係並不難,作為黨的領導幹部,關鍵是能否放棄官本位思想、真正從老百姓的立場來看待公與私、權與利的關係,能否願意放棄既得利益,公而忘私、先公後私,能否在心底對個人的私慾、權欲亮起紅燈,不假公濟私、損公肥私、以權謀私,自覺遵守職業規範,堅守從政道德底線。“治官事則不營私家。”領導幹部要秉持“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之念,時刻在心中亮起公與私的醒目紅線,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具體地說:一要堅持黨性。牢記黨的宗旨,強化黨性觀念,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廉潔自律,不貪不占,不吃拿卡要。二要堅持原則。既要乾實事、乾成事,又要築牢防線不出事,過好權力關,為公用權、為民用權;過好錢物關,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過好親情關,以大多數人的利益和願望為原則,不搞親親疏疏;過好監督關,自覺接受組織和人民民眾的監督。三要堅持紀律。遵紀守法,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與上級組織保持高度一致,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會議精神、各項決議,按時按量按質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任務。四要堅持團結。理順好領導和被領導的關係;“求大同,存小異”,心胸寬廣,做到能容事,能容人;公平、公正、公開地處理問題,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有大局觀念,樹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工作理念,幫忙不添亂,補台不拆台。五要堅持奉獻。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奉獻精神,當好公僕。在處理“公與私”的關係上,還要做到“五心”。一要擁有公正心,“公生明,廉生威”“有公心方為公僕”。用人要公正,辦事要公察,行事要公道;二要胸懷責任心,要有使命意識、責任意識,擔當義不容辭的責任,殫精竭慮地乾好工作,盡心盡力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三要飽含仁愛心,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四要保持必勝心,堅定信念,保持激情,凝聚力量;五要展示堅定決心,面對困難和挫折,始終保持大無畏的氣慨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以旺盛的鬥志和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迎接挑戰、戰勝困難、推動工作。

第二,處理好情與法的關係。作為領導幹部要依紀依法,正確對待親情、友情,正確處理好與身邊工作人員的關係。一要處理好與家人的關係。領導幹部既要清醒自律,又要注重教育、約束自己的配偶和子女。我們決不能搞封妻蔭子、封建依附那一套,也要摒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想法,搞那種東西總有一天要出事。歷數近年來落馬的幹部,用手中權力為子女“開路”“奠基”者,不乏其人。河北省原省委書記程維高放任、縱容子女利用其職務影響進行違法犯罪活動,提拔幹部以是否幫兒子為標準;揚州市原副市長戎xx,為給兒子在北京購房,先後多次向他人索取116萬元;廣東韶關市原公安局局長葉樹養受賄的“宏偉目標”,是給兒子xx萬、給女兒女婿xx萬……打著配偶親人的旗號,或者暗示有某種特殊背景,打通關節,賣官鬻爵;暗通款曲,輸送利益,這是當今貪腐案例中很典型的模式。因此,在貪腐陣營中經常看到“貪腐父子兵”,一個腐敗分子後面也往往跟隨著一個“貪內助”。人生在世,為官一任,誰不希望既有漂亮政績,又有濃濃親情?從這個意義上講,怎樣在仕途進取中呵護好家人、經營好家業、維繫好家庭,處理好事業和家庭的關係,是每一名領導幹部的必修課。反過來說,作為領導幹部連自己的配偶子女都管不好,束服不了,何以服人治事。江蘇省政府原副秘書長李三元,因和妻子共同受賄被雙雙判刑。在獄中,他發出了遲到的嘆息:“回首往事,切膚之痛。管不住自己,管不住妻子,注定要犯錯誤,把金錢看得太重,家庭環境不好,犯錯難免,不在這裡犯,就在那裡犯”。在中國這樣一個人情社會,許多面子確實不好駁,尤其對於領導幹部來說,親情可貴、友情難得、舊情難忘。但如果人情成了精明利益計算的藉口,成為無所顧忌索取的理由,甚至成為違法犯罪的幌子,作為領導幹部有什麼藉口不拒絕呢?同時,有哪個妻子兒女願意丈夫父親為了家庭的安逸鋌而走險?的確,一旦東窗事發,帶來的不僅是牢獄之災,也有家庭破碎的悲劇、人生失敗的悲嘆。劉志軍在接受審判之後感嘆,“人生要到60歲才能懂事。”雷政富東窗事發後,年過七旬的老母親站在村口老淚縱橫;冀文林落馬的訊息傳來,一路把他帶大而且為了他失去讀書機會的姐姐在老家掩面痛哭。做父母的,真正的愛子女,給子女留下的不是物質財富,而需要的是精神財富。如果一心為孩子鋪路搭橋,甚至為了他們不惜貪贓枉法,其結果很可能就是讓他們視不義之財為理所當然,拿以權謀私當家常便飯,最後必將滑向萬劫不復之地。作為領導的家屬更應該奉公守法、誠實守信,不做非分之想,不乾非分之事,這才是對為官者的最大支持。我想起了一句流行語——“你若安好,便是睛天。”二要處理好與朋友的關係。作為領導幹部,在現實生活中,必要的人際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工作生活中都會發生大量人際交往,但交往要有原則、有界線、有規矩,低調為人、謹慎交友,自覺淨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不能什麼飯都吃、什麼酒都喝、什麼人都交、什麼話都說。特別是要處理好官商關係,公私分明、交往有道,決不能“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堅決遠離各種“小圈子”、“小兄弟”,堅決杜絕低俗的投桃報李的行為,更不能把商品交換那一套搞到工作中來。三要處理好與身邊工作人員的關係。“年輕幹部的成長需要自身的努力,自重、自身、自警、自勵,但是更離不開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和監督。”一位多年從事組織工作的老幹部也這樣說。我們就拿曾經的河北第一秘李真舉例來說吧。李真,1962年5月29日出生在塞外山城張家口市的一個幹部家庭。李真曾是一個“少年政界奇才”,28歲即成為省委第一秘書,5年間升為廳級幹部,34歲成為全國最年輕的正廳級國稅局局長。他人生奇特,三次被下放基層鍛鍊,三起四落,他在高層有貴人相助,他曾驅走了7個省級幹部,還一掌擊昏過省級領導,權傾一時,被稱 “二書記”。他因貪污受賄上千萬元,成為新世紀“驚天大案”,被執行特殊的注射死刑。究其原因,領導極力袒護,長期不接受監督,是其悲劇的根源。因此,對待身邊工作人員,要勇於監管。哲人有言,斷線的風箏不僅不會得到自由,反而會一頭栽向大海。我們要將責任進行到底,勇擔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管好班子,帶好隊伍,對身邊工作的人員要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和嚴格監督,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氛圍。要敢於監管。我們要著力解決“能力不夠不會抓,怕得罪人不願抓,自身有鬼不敢抓”等問題,對身邊的工作人員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指出和糾正,決不允許姑息縱容。黨員幹部必須在潔身自好的同時敢於擔當,對腐敗問題敢於亮醜、敢於亮劍,嚴肅查辦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中貪污賄賂、徇私枉法、腐化墮落、失職瀆職等案件,嚴肅查辦發生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民眾身邊的腐敗案件。只有扶正祛邪,激濁揚清,使歪風邪氣和腐敗現象失去市場,才能讓新風正氣和崇廉重廉成為風尚,才能獲得人民民眾的點讚。要善於監管。我們要以《意見》為契機,把貫徹落實《意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聯繫實際拿出具體措施,形成實實在在的工作支撐,認認真真地抓作風建設、抓嚴明紀律、抓懲治腐敗。在培養選拔年輕幹部,一定要嚴格把握“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標準,嚴格選拔程式,決不允許任人唯親。我們還要多渠道、全方位開展宣傳,以強大的宣傳聲勢凝聚思想共識,營造良好氛圍。作為領導身邊的工作人員也要珍惜自己的崗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出發,維護領導機關和領導同志的形象和威信,慎重對待自己所處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