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困生轉化會議發言稿:讓愛走進心靈用心點燃夢想

2、走進心靈要化批評為表揚

曾經有一名女生張某,英語學習很糟糕,不認真學,而且有一段時間和英語老師的關係不太好,但他數學成績有進步,還比較關心集體,團結同學。有一天我把她叫到辦公室,準備和她談心,孩子一看班主任老師叫她,很緊張,嘴裡說著:“我最近沒犯什麼事兒呀。”我笑著對她說:“今天老師是專門表揚你的。”她抬起頭,很吃驚地看著我。我說:“上學期你有很多缺點,這個學期都改正了,是不是呀?”她挺直了腰桿,還有了一點自豪的微笑。這時我準備轉變話題,談她現在存在的缺點。本來想說:“有了進步很好,但你還可以做得更好,你現在還有一些缺點,比如……”可是,話到了嘴邊,我忽然想起了陶行知先生《四塊糖果》的故事,下面的話就變成了這樣的:“你的進步讓老師很高興,其實你還可以做得更好,是不是?”她點了點頭,於是我追問:“在那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呀?”她說:“我的英語成績不太好……”我問她想沒想過造成英語成績不好的原因呢,她進行了分析。但她似乎在有意迴避和英語老師的關係。我就開始談我國中時英語成績也不好,後來是怎么追上同學們的,向她介紹了一些英語的學習方法。最後我強調:“英語只要努力,沒有學不好的。當然要好好和英語老師配合。”我故意似乎是不經意的問:“你現在和老師配合得怎么樣?”這次她不好意思地說:“不好,有時還頂撞老師。”我說:“這正是你英語成績不好的原因。以後可不要牴觸英語老師了,要多和老師接觸,多請教英語老師,這樣你一定能夠把英語學好。”她點了點頭。我接著說:“本來今天我是要表揚你的,還給你準備了禮物,但現在不忙送給你,等你有了更大的進步,我再把這份禮物送給你吧,好嗎?”經過這一次,張某學習英語的勁頭足了,和英語老師的關係也得到了緩和,當然,我也如約把自己的禮物送給了她。

您看,表揚的力量夠大吧。喜歡聽表揚是人的天性,只要表揚是真誠而符合實際的。在表揚中,學生可以感到一種尊嚴和尊重,這種尊嚴和尊重感會激勵著學生朝著人們所期待的方向不斷進步。在我們的教育中,過多地運用了批評,不許做這個,做那個也不對,我們為什麼不換一種思路,直接告訴學生該做什麼呢?所以對學生我們該多提建議,避免訓斥。

3、走進心靈要學會利用集體的力量

班內有3個調皮學生,他們已經成為一個小團體,教育起來收效甚微,所以,我決定改變策略,運用集體表揚方式激勵他們改正錯誤。新學期第一天,我把他們幾個人找來商量:“這個學期,你們幾個同學展開比賽,怎么樣?”聽說要比賽,孩子們來了興趣,“老師,比什麼?”“怎么比?”我說:“你們三個比一比,看誰各方面進步最大,裁判不是我,而是全班同學。期中考試的時候,請全班同學投票,看誰的進步最大,選票就是一篇作文,題目是《某某同學進步大》,要寫明這位同學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進步。”隨即,我把這個決定通知了全班同學,要求同學們認真對待這件事,平常認真觀察這幾個同學的表現。

同學們的作文收起來以後,我把每個同學得到的選票——就是寫他的作文都發給他,給他提出三個要求:第一,回家後把這些文章讀給爸爸媽媽聽,讓爸爸媽媽享受你成功的喜悅;第二,把每篇作文中最能打動你的句子勾出來;第三,選一篇你認為寫得最好的作文,讀給全班同學聽。

老師可以利用很多方式創設出集體的輿論,把自己對某一個學生的關心、表揚、批評,轉化為班集體對這個學生的關心、表揚、批評,那么學生會真切地感到集體的存在,感到自己與集體融為一體、不可分割的聯繫,因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集體,同時也受著集體的關註:有了進步,他會贏得全班同學的鼓勵;犯了錯誤,他會感到全班同學譴責的目光。所以,通過集體來影響和教育學生,常能收穫事半功倍的效果。

4、走進心靈老師要等一等。

加德納的多元智慧型理論認為每個兒童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兒童,只是經常表現為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不同的個性而已。教師應該關注到每個學生的成長,在課堂上,學生的個性不同,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也不同,這時的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等一等這些走得慢的學生們,尊重他們現有的知識水平,尊重他們的思考和對課堂的參與。

記得有一次,在數學複習課上,按照座位的順序來回答問題,輪到趙某的時候,正好是一個有點難度的問題。教室里一片寂靜,很多同學都在沉默著、思考著。根據我對趙某的了解,他很可能答不出這個問題。遇到這種情況,我一貫的做法是揮一揮手,示意她坐下,然後把問題拋給其他同學,然後按照預定的方案“順利”完成課堂教學。這次站著的趙某卻舉起了手,小聲說:“老師等會兒,等會兒,讓我想一想……”聽到這些話,我真的非常感動,微笑著說:“我們再等一會兒,希望你今天能有精彩的表現。”真的,他回答出了那個問題,全班同學用熱烈的掌聲,對他表示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