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文明單位講話稿2篇

一、創建文明衛生城市意義重大、形勢緊迫,必須統一思想,深化認識

縣城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對外開放的“視窗”,是促進城鄉一體化的橋樑和紐帶,對縣域經濟發展有著強大的輻射帶動作用。深入開展創建文明衛生城市活動,對於進一步提高我縣城市建設水平,促進“三個文明”建設,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 從目前城市建設管理的客觀現狀來看,開展創建文明衛生城市活動是解決遺留問題,提升民眾生活質量的民心工程。市容環境狀況、城市文明水平是生活質量的重要方面。近年來,我縣在城市規模擴張方面成效明顯,但由於我縣中心城區面積小,人口多,加上體制、財力、社會風氣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城市建設管理中歷史遺留問題日益凸顯,特別是老城區建設管理欠賬還比較多,公共設施不健全,城市功能不配套,人車混流,交通擁擠;斗湖堤城區猶如一個露天大菜場、大垃圾場、大停車場,市民行路難、出行難等問題十分嚴重,城市文明意識差、市容環境十分惡劣,民眾反響強烈。一是環境衛生髒。垃圾隨處亂扔、亂倒,集貿市場、城鄉結合部、居民小區及主要街巷衛生死角到處存在,飲食攤點隨意擺放,垃圾遍地,污水橫流。二是道路秩序亂。機動車輛亂停亂靠、亂上人行道,行人不遵守交規,隨意橫穿馬路等問題比較突出。三是市容市貌差。城區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貼亂畫等現象普遍,違章占道、野蠻施工屢禁不止。四是民眾素質不高。城市意識、環境意識、文明意識較差,隨地吐痰、亂扔雜物、亂倒垃圾、破壞公共市政設施等不文明行為時有發生。五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由於財力有限,城市市政設施建設水平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道路通行能力差,公廁數量少,垃圾中轉站和投放點欠缺,城市總體綠化水平偏低,尤其是個別小區、背街小巷設施不配套,道路毀壞嚴重,無法滿足民眾日益提高的生產生活水平需要。等等。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多,人民民眾對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民眾的殷切希望,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加大創建文明衛生城市工作力度,把城市建設好、管理好,不斷提升城市功能,提升人民民眾的生活質量。

(二) 從我縣過去市容市貌整治的實施效果來看,開展創建文明衛生城市活動是扭轉被動局面,增強城市管理工作成效的迫切需要。在同級城市中,我縣文明衛生城市創建工作起步較早,也進行了一些成功的探索,特別是以“門前三包”為主的城市管理工作經驗受到廣泛認同,在很多地方得到了普遍推廣。但牆內開花牆外香。從近些年的情況來看,我縣斗湖堤城區“門前三包”工作基本中斷,市容環境一年不如一年;“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日益淡化,城市文明衛生程度滯步不前。與周邊縣市相比,別人後來居上,不少縣市已經獲得全國、全省文明衛生城市稱號,我們與他們的差距越拉越大。深入分析工作倒退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思想不統一,缺乏連續性。一方面,不少部門、不少領導不能把文明衛生城市創建工作與經濟工作、與“三個文明”建設有機統一起來,認為不抓經濟抓“垃圾”,不抓經濟抓“掃地”,是本末倒置,是“不務正業” ,是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思想沒有上升到“文明促進步”、“環境促發展”的認識高度;工作注重短期行為、集中效應,沒有長遠規劃,缺乏連續性。另一方面,部門大局意識、主人翁意識淡薄,總是認為城市管理是城管業務部門的事,管理好壞與己無關,對參與“雙創”工作存在牴觸情緒,難以形成管理合力,致使工作經常斷檔。二是方案不完善,缺乏系統性。一方面是目前對城市管理還沒有一套系統、可操作的管理辦法,對一些影響市容市貌和市民生活的行為缺乏治理依據;另一方面,我們以前制定的“雙創”工作實施方案不是十分完善,特別是相關規章、辦法還不系統,重管理、輕建設,重堵、輕疏,只考慮了治標,沒考慮治本,只考慮階段性成果,沒考慮長期性效益,工作目標不明確。三是措施不得力,缺乏實效性。特別是“門前四自三包”責任抓而不實,部門、單位、業主聯而不動,綜合整治缺乏保障,部分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久拖不治,久治不愈。對工作不力的單位督辦懲處不夠嚴,對城市市民不文明行為監督制約無力,影響了工作成效。市容市貌整治雖然不是經濟工作,但卻是最能體現一個地方整體聯動能力、各方團結協作的工作之一。因此,我們必須振奮精神,統一思想,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把工作乾好、乾出實效,徹底扭轉“雙創”工作的被動局面,爭取我縣早日步入全省文明衛生城市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