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區校長會議上的講話

另外,各學校要重視校園網路建設和信息報送工作。開學四周來,區教育信息網上登了不少反映學校開學工作情況的信息,而且有些學校連登多條,而有些學校不要說開學四周來沒有上報一條信息,就從XX年初到現在,甚至是從XX年初到現在也沒有上報過一條信息。是沒有信息可上報,還是沒有這方面的人才報送?我認為都不是,是領導的意識沒有到位。還有數字校園管理平台已在36所中國小建成並準備使用,如果校長們還不重視,以後的上傳下達工作將通過網路怎么報送?今年我們的教育信息網進行了改版,有些學校的簡介到現在都沒有送來,一張活動照片都沒有,難道學校平時的資料收集工作就那么差嗎?大家應該清楚,在當今信息社會,不重視校園網路建設,不重視信息的報送,不重視利用網路信息進行宣傳的校長就是落伍的校長。

三、關於教學成績獎問題

為了表彰先進,弘揚正氣,進一步激勵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獻身教育事業,推動全區教育事業持續、健康、協調、快速發展,也為了逐步推選出我區各級學校的名師,經區教育局研究決定,今後每年年終教育工作會議上獎勵目標責任書完成較好的學校和教管中心,每年暑假對高考、國中會考、國小質檢考試中成績突出的學校和科任教師給予集體獎和個人獎。具體設獎情況為三種:

一是集體獎:國中分城區學校(包括所有礦區學校)和農村學校,以中考綜合分值為依據,分別獎勵前三名。國小分鄉(鎮)教管中心、城區學校(包括所有礦區學校)和鄉(鎮)中心國小以及農村村中心國小三個層面,以某年級和六年級質檢綜合分值為依據,教管中心獎勵前二名,城區學校和鄉(鎮)中心國小獎勵前四名,農村村中心國小獎勵前八名。

二是個人獎:國中科任教師分城區(包括所有礦區學校)和農村兩個層面,以任教科目平均分為依據,每科獎勵前三名。國小科任教師分城區學校(含所有礦區學校)及鄉(鎮)中心國小、農村村中心國小、參加某年級質檢學校教師三個層面,以質檢成績為依據,每科獎勵前六名。

三是高考獎:依據區教育局《關於設立年度高考“功臣獎”和“進步獎”的決定》(平教發〔XX〕201號),在每年高考成績公布後,由區教育局教育股負責,對區屬高中應屆高考學生的高一入學成績(只指參加本區中考的學生)和高考成績分學科進行跟蹤對照分析,統計出學生各學科成績的名次變化情況,並以班級為單位,計算出名次變化幅度總和進行獎勵。分為高考功臣獎和高考進步獎。高考功臣獎設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特等獎是對所教應屆學生(在本校至少上學兩年)考取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醫學部除外)和對所教應屆學生(在本校至少上學兩年)高考成績獲得市級以上(含市級)狀元的科任教師設立的獎項。一二三等獎是對高考中,班級二本上線率達到15%以上的科任教師,按所教學生高考成績名次變化幅度的總和,對學生名次提升和下降相抵後呈提升狀態的科任教師設立的獎項。高考進步獎是對高考的所有學科教師,按所教學生名次變化幅度的總和,對學生名次提升和下降相抵後呈提升狀態且20%以上學生名次有提升的科任教師從高到低分三個等級設立的獎項。

對於以上獎勵,都是先制定設獎方案,並將設獎方案通過學校告知廣大教師,在每學年結束後通過統計算出先進並進行獎勵,避免人為因素。我想,這種獎勵更具有激勵作用,可以激勵教師靠兢兢業業乾工作出成績爭取獎勵,而不是靠和領導套近乎,托人情取得先進。這也為我們學校校長解脫了一年為定先進而平衡關係,照顧方方面面的尷尬局面。這種比較客觀,公開,公平,公正的評價,也便於激勵廣大教師奮鬥,特別是對高中教師來說,若均衡分班,便於教師公平競爭;若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對代差班教師的積極性更便於調動,因為進步獎相對容易獲得。對代重點班的教師就是一種壓力,只能競爭功臣獎。所以,要求各學校要通過一定方式將獲獎情況向全體教職工公布,不管獲獎人校長滿意不滿意,除非他有重大師德師風問題可以直接向局裡反映外,都要在本校舉行獎金髮放儀式(獎金局裡隨後將撥付到有關學校、教管中心)。通過獎金髮放,激勵廣大教師進一步獻身教育事業,敬業愛崗,樹立“爭先進、趕先進、超先進”的意識,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