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大講堂發言稿:“先學後教”校本化的實踐與探索

為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我校在充分學習邱xx先生嘗試教學理論的基礎上,借鑑洋思、xx、xxxx二中等名校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從XX年開始,先後推進了“國小語文四環節教學模式”、“國小數學五步嘗試教學法”,積極進行“先學後教”校本化的實踐與探索,現就一些嘗試向各位專家和同仁進行交流匯報。

一、模式簡介

(一)、“四環節教學模式”基本要點。

四環節教學以“定向學習”——“課堂展示”——“精講點撥”——“檢測訓練”為基本教學環節,體現了“少教多學”的教學思想,構建了“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

1、四個環節

(1)定向學習。這一環節是以教師設計的學習提綱進行導學,學生通過自學、對學、群學完成學習任務的。本環節要注意四點:一是學習提綱合理,既要呈現學生“學什麼”,又要滲透學生“怎樣學”;二是學習時間適當,防止過快流於形式,過慢影響進度;三是學習輔導充分,教師要走下講台,走進學生,為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或小組說說“悄悄話”;四是用心捕捉學習問題,對普遍性問題及時進行提煉,便於進行集中性輔導。

(2)課堂展示。展示是一種“兵教兵”,展示為了暴露學習問題。在學生比較充分的學習之後,教師安排學生個體或者小組進行課堂展示。展示要注重多樣化(聽說讀寫背等)、最大化(儘量擴大展示面)、層次化(由難易程度確定展示對象)、有序化(有序是有效的前提)、民主化(教師要少一份“情不自禁”,多一份“默默傾聽”)

(3)精講點撥。這一環節是教師主體行為最基本的表現,教師首先要明確“講什麼”,一是學生學習出錯的地方,要糾錯;二是未列入學習提綱的內容,要補充;三是零散的知識點,要梳理整合;四是教學要點,要強化。其次要知道如何講?堅持做到“四不”:一是不就題講題;二是不沉長講解;三是不搞“一言堂”;四是不單純動口講,不僅是數量上的少講,更應是質量上的精彩。

(4)檢測訓練。檢測起著鞏固知識、驗證效果、發現問題、培養能力、激發興趣的作用。此環節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以標扣綱”,依據學習目標和學習提綱制定檢測內容;二是靈活多樣,可通過集體或者小組內部進行檢測,通常採用書寫、朗讀、背誦、表述、遊戲、表演等方式;三是合理的檢測時間,一般在5分鐘左右;四是注意問題的發現和課堂補救;五是安排課後的“兵教兵”。

2、五個關注。

(1)推行教學案。四環節教學中,師生同為教學的主體,在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重視教師的主體作用。我們推行了集教案、學案、練習、測試於一體的教學案,其基本內容是“教學目標”、“學習提綱”、“課堂展示”、“精講點撥”、“課堂檢測”、“課後反思”等,既服務於“教師的教”,又指導“學生的學”,真正實現了教與學的有機融合。

(2)設計學習提綱。學習提綱統領課堂學習任務,承載者“學什麼”和“怎樣學”的重任。學習提綱一定要具備以下原則:一是目標性原則,把學習目標具體化、問題化、習題化。二是啟發性原則,即通過方法指導、問題分解、鋪路搭橋等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三是有序性原則,即堅持由易到難,合理設計坡度,符合學生學習的過程和認知規律。

(3)建設學習小組。我們實行了“圍坐式”教學,6人一個學習小組,小組成員按成績高低與性格差異進行合理搭配。在小組學習中有效把握兩點:一是簡簡單單看待小組合作,齊讀齊背、你問我答、互對答案、相互補充均是最常見的合作。二是真真切切打造學習小組,要用好小組長,重視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實行小組捆綁式評價。

(4)捕捉學習問題。四環節教學中,是以問題為核心的,課前是“多問題”,課中是“少問題”,課後是“沒問題”,學習的每一環節是以前一環節存在的問題為內容的,教師只有走下講台,走進小組,走近差生,或者通過大面積的課堂展示發現問題,才會使每一教學環節的問題探究更集中,對課堂的調控更有效。

(5)關注學困生。四環節教學中,教師從面向全體的集中式教學,轉化為面向個體的分散式指導,教師只有關注差生,才會發現學習問題,才會實現“堂堂清”的教學效果。定向學習時為“走錯路”或“迷路”的孩子說說悄悄話,及時為差生排憂解難;課堂教師提問時,較多地安排差生打頭陣;課堂檢測中,最需要關照仍然是差生,以便進行課後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