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演講稿

報效國家

報效國家是軍人的天職,更是革命軍人的最高行為準則。正是在報效國家的不懈奮鬥中,當代革命軍人實現著自身的價值,展示著壯麗的人生。

“執干戈以衛社稷”。古往今來,軍人與國家如影隨形。國家需要軍人來捍衛,軍人因為報效國家而光榮。從“精忠報國”,到“位卑未敢忘憂國”;從“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到“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從“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到“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無不表明國家在軍人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地位,無不充滿報效國家的壯志和赤誠。我軍從誕生之日起,就把報效國家作為官兵最高的價值追求,為捍衛祖國和人民的利益作出了巨大犧牲和奉獻。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有多少熱血男兒效命疆場,血染戰袍?有多少革命先烈捨生取義,以身殉國?正是這種報效祖國的英雄壯舉,把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美德升華到新境界,把當代革命軍人的價值提升到新高度。可以說,革命軍人的地位是在報效國家中確立的,革命軍人的形象是在報效國家中展示的,革命軍人的價值是在報效國家中實現的。把報效國家作為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對我軍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也是對當代革命軍人道德使命和價值理想的科學定位。

報效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時代內涵和表現形式。今天我們講報效國家,就是胡主席提出的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這不僅明確了當代革命軍人報效國家的基本內容,而且為如何報效國家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愛國是報國的前提。大力培育報效國家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就要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官兵樹立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強化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觀念。要把愛國與愛黨、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統一起來,把個人的理想抱負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根本目標統一起來,做到個人利益無條件地服從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要忠實履行憲法賦予我軍的神聖職責,居安思危,常備不懈,隨時準備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全面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作出應有貢獻。

報國不僅是一種激情和願望,更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行動。只有把愛國之情轉化為報國之行,體現到一言一行上,熔鑄在一崗一哨里,落實在一職一位中,報效國家的崇高理想和價值追求才能實現。報國表現在戰時,也體現在平時。大敵當前,浴血奮戰是報國;和平時期,恪盡職守也是報國。當代革命軍人報效國家,就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本職工作做起。是幹部就要把兵帶好,是戰士就要把武練精,平時把任務完成好,戰時保證打得贏。

獻身使命

軍隊因使命而存在,軍人因履行使命而展現價值。獻身使命是履行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軍人的天職,理應成為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使命意識是我軍與西方國家軍隊的重要區別所在。西方國家多不從政治的角度賦予軍隊任務,從政治意義上延伸出來的“使命觀”,只能屬於我軍這樣一支黨絕對領導下的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而我軍長期以來堅持的就是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目標為目標,並用實踐證明了它的真理性。這就決定著使命意識必須是核心價值的重要內容。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軍的職能任務在內涵外延上都發生了變化,即努力做到“三個提供、一個發揮”。但我軍的性質沒有變,使命意識必然也不能變。廣大官兵只有確立起使命觀,內在的精神訴求和精神動力才會持久不斷地產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