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演講稿

相對於各個社會階層和集團,軍人的獻身是無條件的和最為徹底的。比如,每一個社會階層的人在面對死亡時,是否奮不顧身,更多的是道義上的倡導,而非法規和紀律的強制,軍人卻不同,只要是國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只要軍令下達,明知面對的是死亡,仍然要勇於撲向死亡。軍人的獻身範圍廣泛,要求明確,不能迴避,只能承擔。這方面與西方軍隊也有著顯著的不同。西方軍隊也需要戰場上的獻身,但由於社會把軍隊和軍人視作職業,因而也就不必付出法律之外的犧牲。簡言之,任何國家的主流精神和核心價值觀都強調崇高,而能夠造就崇高的必須有犧牲,但把獻身當作一個集團的靈魂,惟中國軍隊,自我獻身使命的犧牲精神成就了我軍的輝煌。

任何一支軍隊都有其建軍宗旨,也都有與宗旨相適應的歷史使命。在使命的指引下,“萬死不辭”的英雄壯舉史不絕書,“不辱使命”的絢麗篇章綿延至今。對人民軍隊來說,使命至高無上。我軍的性質和宗旨,是在獻身使命中體現的;我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是在獻身使命中形成的;我軍的地位和作用,是在獻身使命中確立的。忠誠使命、獻身使命、不辱使命像一根紅線,貫穿於我軍的全部歷史和官兵的全部實踐。血雨腥風的革命戰爭年代,多少先烈為中國人民“站起來”拋頭顱、灑熱血;凱歌行進的和平建設時期,多少英雄為國家“強起來”、人民“富起來”奮勇擔當、犧牲奉獻。黨和人民在不同時期賦予的神聖使命,像嘹亮的號角,激勵廣大官兵前仆後繼,勇往直前,從勝利走向勝利。

新世紀新階段,胡主席著眼實現黨的三大歷史任務,從維護國家和民族根本利益出發,提出了“三個提供、一個發揮” 的歷史使命,為我軍履行使命進一步指明了方向,也對官兵獻身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長期的和平環境,容易使人產生麻痹鬆懈情緒,淡化戰鬥隊觀念,現實中也確實有一些官兵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當“太平官”、“和平兵”思想。“畏危者安,畏亡者存”。面對並不安寧的世界和艱巨繁重的任務,不斷強化官兵獻身使命的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獻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命軍人神聖職責,愛軍精武,愛崗敬業,不怕犧牲,英勇善戰,堅決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這是當代革命軍人獻身使命的基本要求,也是履行使命、不辱使命的有效途徑。

獻身使命,首先要忠誠使命。我們要堅持不懈地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認真搞好我軍優良傳統、使命職能、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等經常性教育,不斷強化軍魂意識,大力弘揚戰鬥精神,堅定官兵理想信念,樹立敢打必勝信心,切實打牢獻身使命的思想基礎。要進一步加深對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的理解,真正搞清楚“為什麼要準備打仗、準備打什麼樣的仗、怎樣準備打仗”這些重大問題,牢固樹立戰鬥隊思想,不斷增強履行使命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獻身使命,關鍵要不辱使命。不辱使命,是有效履行使命的重要標誌。是不是忠誠使命,有沒有獻身使命,說到底也要看這一條。我們要努力學習新知識、掌握新裝備、苦練新技能,在本職崗位上爭當訓練標兵和技術能手。要把實踐作為提高能力素質的平台,在投身軍事訓練中掌握新裝備,在參加重大軍事演習中探索新戰法,在執行急難險重任務中培育好作風,不斷增強有效履行我軍歷史使命的實際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