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演講稿:愛心花園鑄輝煌

教師的愛心。

愛心,是一種感情,是一種催化劑,教師只有把它帶在身邊,就一定會創造美好的明天。

二、熱愛學生是教師高尚的精神境界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還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名言佳句。一名教師要達到這種高尚的境界,就首先要熱愛學生。教師是否熱愛學生,是衡量教師水準的標尺,也是教師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德的具體表現。

首先,熱愛學生就要尊重信任學生,這是為師執教對學生應有的起碼態度和行為。一個人只要執教為師都應該這樣對待學生,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說明他缺乏基本的教師職業道德。當代理論學告訴我們,在社會運動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這是人對人應有的基本態度和行為而已。即使不做教師,在社會生活中對他人也應這樣,這是為人處事應有的修養,對教師來說更應如此。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對學生任何不尊重的態度和行為,都是應當給以譴責的。因為這種態度和行為沒有把學生當作一個有獨立人格尊嚴,有為人權利的人來看待,而是損害和踐踏了他們為人的尊嚴和權利,是對學生人格的和對學生身心的傷害。不尊重信任學生,告訴我們,可以批評教育,但不能侮辱學生的人格和自尊,不僅是不道德,而且會帶來學生的畸形發展。因為在被漠視和侮辱中成長的人難以有做人的尊嚴,既學生不會尊重人,也不會自尊,心靈麻木,自尊喪失。呼籲老師,請尊重信任學生。

其次,關心愛護學生。這是對學生帶有責任感和對他們成長寄予良好期待的態度和行為。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敦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發展如何關係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一個不關心學生、不愛護學生的教師不是一個好教師。無數事實說明,一個富有責任感,一個對學生寄予良好期待情感的教師,他會經常把學生放在心上,體會他們的酸甜苦辣,關心他們的生活冷暖,關心他們的學習、做事、為人和各方面的發展,同情他們的痛苦與不幸。當學生的身心和他們的人格尊嚴、合法權益受到踐踏和損害的時候,他們能夠挺身而出保護學生,當學生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他能夠給予及時的鼓勵,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努力使他們成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正是這些教師在自己平凡是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的根本所在。

作為一個當代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尊重信任

學生,更應關心和愛護學生,應把兩者很好的融為一體,在崇高的育人事業中,展現高尚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