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修身立道”演講

諸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們有緣相聚在這裡,與眾位大德精英共同學習先賢聖哲的教誨,可謂是榮幸之至。末學也並非是什麼大師、專家,而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學者,對聖賢的教誨經典學問,我了解的還非常淺膚,一知半解罷了。在眾位大德面前,不敢造次,胡亂講解。就上台這么幾句話,博得大家這么熱烈的掌聲和熱情的禮遇,深感慚愧。謝謝大家了。

我們都知道,在我們的歷史上,早在兩千多年前東周末期的那個時代,大周中央政權失去了作用,各諸侯國之間,利益爭奪,戰火四起,相互吞噬,天下混亂的時代。同時,這個時代也是“聖人”輩出的時代,直至到戰國時代,這五百多年時間,世界上相繼出了老子、釋迦摩尼、默罕默德、孔子、耶穌等高尚的聖人。而今天的時代,則是財富豐富的時代,也是追名逐利“小人”輩出的時代。為擁有更多財富而生存的全球性思想文化,讓人們頗感危機四伏,生存壓力巨大。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六親不和,有孝慈”。也正是今天我們生活的環境被污濁了,承受著極大的生存壓力,所以,大家都紛紛期盼著能夠有一個清新的環境來生存,或者能夠創造一個理想、輕鬆、舒適的精神生存環境。

多少年來,我們時常把佛儒道中的佛祖、孔子、老君奉為“聖人”。也正是佛儒道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積澱,造就了中華文明的“國學文化”。這種文化的承傳,也成就了多少中華英雄豪傑和偉人。其實,從古到今,人們對於宇宙、自然、社會,就存在著層次不同的認識境界。所以,自古就有“聖人、賢哲、君子、正人、小人、俗眾、愚蠢”(從上向下排列)七層不同品味層次人的區別存在。聖人賢哲對事物的認識境界非常高,認識事物比較透徹深刻,看待事物的發展當然就比較遼闊。我們俗眾相對站得比較低,對事物的認識也就相對比就淺薄,看待事物的發展就比較近。如果用時間來衡量的話,聖賢對事物的發展,能夠看到幾十年、幾百年,甚至更遠幾千年。而我們俗眾對事物的發展也就能看幾年、幾個月、或幾天,甚至是眼前一時。聖人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如果用距離深度來衡量的話,他們可能要看到三千米、一萬米,甚至是像能夠看到地球的核心。而我們就不能,往往為眼前的一些蠅頭小利,在欺騙、爭奪,甚至要剝奪他人的生存權利。也正是世間有這么幾個不同認識境界層次人的存在,也就形成了百家爭鳴的不同主張、不同思想文化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社會地位的群體階層。因此,《莊子》講:“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茵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佛祖是站在宇宙看太空,是從八萬四千個角度,也叫“八萬四千種法門”,以圓融的態度認識事物,講的是宇宙中的“天道”;老君是站在太空看自然萬物,是從八方的角度,也叫“萬法自然”,以平衡的態度認識事物,講的是自然界的“地道”;孔聖人是站在自然社會看人類,是從正反兩方面,也叫“倫理道德”,以辯證的態度認識事物,講的是人類相處的“人道”。無論是佛祖、老君,還是孔聖人,可以說他們認識事物的境界也真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才配稱“聖人”。而我們的祖先中還有很多賢哲,他們是站在事物之中看事物,片面地認識事物,有針對性地對待事物的好與壞、是與非,直到今天的那些科學家和精英人士。

佛陀認為事物就沒有絕對的生與滅,包括人類,只有在宇宙太空里不斷地轉化或變化,從此種物體轉變成另外一種物體,不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就像是金屬類的器物那樣,沒被開採之前的金屬與土石混在一塊兒儲藏在大地上是礦石,開採以後經過冶煉變成了金屬塊兒,製作成供人類使用的器物又變成了有形的使用物體,這種有形的物體使用壽命用盡了,再回收製做成其它有形的物體,那么這種金屬就這樣循環的存在著,只不過是在它存在的過程中不斷轉變有形的“面目”罷了。所以說,金屬本身就沒有是與非、對與錯。只是它在轉變成不同有形物體時的使用過程中,有益又有害,才出現了是與非、對與錯。世間也就沒有生與滅的任何物體,只有這種物體的使用價值靈魂可以長生久視。因此,佛說:“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這就是佛對事物的認識觀點。至於那些相對有生有滅的物體,由於它們存在的因素條件不同,它們相對存在的時間長短也會不同。比如那些有生命的動物、植物和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