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規劃建設專題大會致辭

(三)抓形象打造。各縣(區)要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結合川北民居的建築風格,設計和編制更加適合外地實際的農房設計圖集。要注重特色,防止單一化,突出田園風格,依山傍水,錯落有致,特別是單體建築要有特色,不能搞成千村一面。要防止建房中看不中用的問題,房子不是建起來看的建起來用的要防止生產生活不適用的問題,注重功能配套,注重公共服務。同時,要把形象打造與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全面整治“髒、亂、差”加快建設“潔、齊、美”改善民眾人居環境。要把形象打造與提升民眾文明素質結合起來,促進民眾文明行為養成和文明意識提高,做到既要村容村貌美,也要人們心靈美。

(四)抓技術支持。市、縣(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迅速聘請專家。重點對施工技術和質量管理、平安管理等方面進行培訓,著力提高管理人員的質量平安意識、管理能力,提高規劃設計水平和建築工匠的施工水平,保證建築工程質量。同時,各縣(區)也要組建新村規劃建設技術服務指導工作組,組織規劃、設計、監理、施工等技術單位以及外地規劃建設等技術力量,加強技術服務,劃片包乾,責任到人。

五、新村規劃建設要注重方式方法

方法很重要,推動工作。就是要研究如何用巧力、如何用好力、如何借他力的問題,方法對了就會事半功倍,方法不對,就會欲速不達。因此,新村規劃建設中,一定要做好以下四點:

(一)要充分發動民眾。新村規劃建設中。充分調動和發揮農民民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依靠他自身力量建設美好家園,真正成為新村建設的參與者、建設者和受益者。要高度重視、充分尊重民眾意願,讓他主動參與到新村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全過程,讓他充分享有知情權、決策權、管理權、監督權。住房新建、改建、擴建和風貌整治,以及村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完善等方面,都要由農民民眾自己討論、自己建設、自己管理、自己監督,不準搞強迫命令、代替代替和形式主義。

(二)要堅持因地制宜。新村規劃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分步實施,典型示範。要充分尊重民眾意願,切忌好大喜功,搞“大拆大建”和“一刀切”要著眼於當前和久遠相結合,堅持量力而行,先易後難,分步實施。規劃時,要結合山區特點和風俗民情,宜聚則聚,宜散則散,建設具有川北民居特色的新型村落。要允許個別農戶等和看,要突出新村規劃在促進農戶向新村集中居住的引領作用。通過科學合理的新村選點、實用美觀平安的民居設計,通過統規統建、統規自建、統規聯建等靈活多樣的建設方式,通過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等等,增強新村對農民的吸引力,引導農戶進入新村。

(三)要力求整體推進。省委劉奇葆書記在全省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工作會議上提出。為我新農村建設提出了新觀點、新思路和新要求,也為我今後如何抓好“三農”工作、統籌城鄉發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新村規劃建設中,就要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不能就新村建設搞新村建設,要依照鄉村社區的規範來規劃、來建設、來管理。作為我當務之急就是要做到新村規劃建設與產業發展相結合,與連片扶貧開發相結合,與山、水、田、林、路、氣、電、機、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相結合,與教育、衛生、醫療、社會保證、治安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相結合,與提高農民民眾綜合素質相結合,切實抓好新農村形態文明、功能文明、素質文明建設,實現“4+1新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建設+基層組織建設)目標,爭取闖出一條具有山區特色的新農村綜合體建設”好路子,真正讓廣大農民民眾既能“住上好房子”又能“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