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不會笑的老闆相處

白 玲:如果應該笑,但是老闆笑不出來,那就要採用替代手法,主要有三種方法:1 . 身邊的人多一些親和;2 . 文字或者其他溝通方式,要多一些親和快樂的內容;3 . 辦公室多放一些緩解緊張氣氛的畫、音樂或者體育器材。

《中外管理》:如果不幸碰到一位“不會笑”的老闆,最積極的處理方式是怎樣的?

楊海峰:你笑你的。

林正大:一是員工自身要保持微笑、放鬆、積極的心態,以此來影響老闆的情緒,根據心理學上的“共鳴理論”,情緒能夠相互傳染的;二是將老闆當作小孩,這也是一種心理暗示,通過這種情境假設,可以實現自我放鬆,並對溝通時產生的一些摩擦採用正確的方式。

白 玲:最積極的溝通方式就是“主動溝通”,臉皮厚一些會很有利於雙方的關係。我記得龍永圖先生說過他的秘書的事情,他的秘書有一種神奇的能力,總是在他脾氣很不好的時候若無其事地進到他的屋子,和他談問題,而其他的人大都逃得遠遠的。其實越是不笑,越是說明老闆在想事,這時候需要你主動溝通,儘管有些難受。

《中外管理》:對於職業經理人來說(企業中層或中高層),遇到一位不會笑的老闆,是否需要有與普通員工不同的應對方式?

楊海峰:員工可以視而不見、你卻要視而常見。那就要做出判斷,首先判斷“不會笑”與你有沒有關係。如果他總是不笑、見誰都不笑、你做沒做錯都不笑,那就和你沒有關係,不必為此焦慮。其次要判斷他情感表達的其他身體語言是否替代了“笑與不笑”這一信息。

白 玲:我認為職業經理人遇到這樣的老闆,處理起來應該更加容易。相對而言,經理人考慮問題更要從企業發展的大局出發,更會把核心的價值理念和工作規則看得更重,而不是“態度的親熱”程度。所以,笑容是表面的,心裡的共鳴才是關鍵的。我想,面對不愛笑的老闆,職業經理人就一笑了之吧。

 

出處:《中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