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經理人為何職涯蹉跎

同樣年過三十,為什麼有人步步高升,大多數人的職業曲線卻陷入無規則的布朗運動?甚至就此萎靡不振,急轉直下,從此一事無成?

我接觸過大量的高級經理人,其中30歲出頭的經理人,絕對是同齡人中出類拔萃的精英。他們大多學歷顯赫,職場頭XX年春風得意。然而,這些人卻幾乎有著相同的人生困惑和浮躁。他們的職業發展相繼遇到了瓶頸,剛剛30歲仿佛職業生涯就達到了頂峰,接下來要么陷入震盪,要么乾脆掉頭向下,很少有繼續高歌猛進的。

30歲意味著什麼?是人生中最自信、最狂傲的年齡,是總自以為了不起而在“過來人”眼中其實沒什麼了不起的年齡。於是,瓶頸由是而生。

30歲的心比天高

近來至少有20位以上30歲剛出頭的經理人異口同聲地回答了我的如下提問:“您能談一下您的人生規劃嗎?說真心話,心裡怎么想的,就怎么說。”

有一位經理人的回答最具代表性:“請您不要笑我口出狂言。我計畫用XX年左右時間,也就是40歲成為超級億萬富豪,50歲進政治局常委,60歲以後成為世界級專家。”我從內心深處感謝這些年輕人的率真和坦誠,因為我也走過那個年齡段,我非常理解。

往往能這樣回答者,大多都是最近兩三年來頻繁跳槽者,一般都跳過三次以上,而且越跳境遇越差。我通常會很中肯地告誡他:“正常情況下,您這一生不僅僅成不了富翁,進不了政治局,做不了世界級專家,而且很可能顆粒無收。”我想這些年輕狂傲的經理人一定對我不留情面地回答感到震驚。但我言出有據。我見過很多的30歲以前小有成就的精英,30歲以後開始了職場的彷徨和蹉跎,一晃快到40歲了還沒明白怎么回事,就被長江後浪的趕浪者趕到了職場的邊緣。

30歲的蹉跎歲月

下面出場的也是一位曾經在30歲時有過宏大職業規劃的d先生,如今行將40歲。d先生近七年來的職場布朗運動,確實應該引起那些心比天高的30歲經理人的警覺。

d先生,1970年生人,1988年以全省聯考第三名的成績,就讀於北京某著名大學經濟系,1995年研究生畢業。XX年來職業經歷如下:先在許多人羨慕的半政府半企業機構工作,因為既有政府職員的榮耀,又有企業薪酬的體面。他用了5年時間提升到了某業務處副處長的位置,隨後實在因相對輕閒和工作無挑戰性而憋不住下海。先在一家大的民企擔任市場部經理,幹了一年半。也就是30歲剛過,他便開始了毫無規則、穿梭般的跳槽。一直跳到今年6月份我們又見面……這次見面,除了高傲的心氣消了很多和歲月的滄桑寫在臉上外,其他未減。

而初次見面,是在他剛離開那個副處長位置,到第一家民企就職。當時談起理想,他可謂是意氣風發,鬥志昂揚,他雖然沒有直白地說“40歲成為富翁,50歲進政治局,60歲學冠全球”,但目標和自信絲毫不亞於此。而當時的我對職業目標規劃的認識也有限,因而也認同他的雄心壯志。

六七年過去了,雖然40歲快到了,但距離第一個“XX年規劃”——成為億萬富豪,用他自己的話講:感覺比30歲時離目標差得更遠了!首先是信心差遠了,其次是收入幾年來沒有絲毫長進。

當時他在那家民企,年綜合收入怎么也超過20萬元,但離開後的6年間再沒有突破,而目前找一個超過這個薪水的工作更困難。中間自己還和朋友合夥一塊兒創過業,自己做總經理。其結果是將近一年多的時間,合作夥伴和他一同丟進了近百萬,因為沒有清晰的贏利模式,而關張歇業。隨後好不容易於去年年底通過一家獵頭找了一份集團執行總經理的職務,年薪50萬元。但協定規定是70%看考核,這樣一來完稅後當月到手現金還不足1萬元。好在有年底的高薪誘惑,也就簽了這份經營目標協定書。然而三個月剛過,他因不滿老闆的做法,和老闆吵了一架,而憤然離開。如今,在一家中型規模的民企子公司經理職位上任職。

談到這六七年,他還是感覺收穫不小:“一是我認清了自己;二是有不少的經驗和教訓,尤其創業的一年多有更多的收穫。”後來,我們對他幾年來的職業發展有針對性地進行了溝通和交流,他也表現出虛心接受,從而理出了30歲經理人的五大職業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