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創業者為何能成功

 

  近日在網上持續看了幾篇關於80後創業的文章,發現一些記者或寫手、評論員、企業的經理人、老闆們在該現象的描述與分析中總難以避免發生“管中窺豹”的問題,要么是貶,要么是褒,要么是“戴高帽”,要么是“喊口號”,感到有必要以親歷者的身份發點言,以主張一些觀點與權利。

 

  筆者曾於去年組織過一次“80後創業者管理者大巡訪”的活動,專門設立了兩名編輯負責聯絡與採訪工作,對象包括80年代出生,已經在大中型企業擔任中高層管理職務、小型企業擔任高層管理職務,或者已經自主創辦企業這樣一批年輕創業者與管理者。通過近三月的低調操作,走訪了40多名這樣的兄弟姐妹。對這樣一個商業群體的生態、事業、生活、夢想有了基本的了解與掌握,而這其中,筆者本身當時扮演的角色也是80一代草根級經理人的角色。

 

  同時代人去相互間審視,或許會更加貼近,更有對比性,相應地,話語權份量似乎也會比一般地管中窺豹要重一點。看到無論是先行一步的弟兄,還是陸續出現的新實力派選手們,在媒體聚光燈下要么引起追捧,成為成為新生一代的偶像級人物,要么遭遇眾多同一輩們以置之以“炒作”的不屑,要么正在更多的人走向創業,我想,榜樣的力量總是無窮的,尤其是權威不再成其為權威、處處都行走著喊著“要上市”的年輕商人這樣的時期,80後創業及從業者正走向注意力的核心。由於這一批新生力量的存在與活躍,商業社會才變得更加多彩。

 

  80後創業者的群體生態

 

  80後創業者多從高新技術領域起跑,尤其是網際網路,如網遊、門戶、視頻、電子商務等;車庫創業已少見,多數從一開始就租了相對正規的辦公室,即使沒有正規的單間辦公室,至少也進入了一類孵化器,擁有了幾個辦公工位,是否這正成為硬體方面的創業新現象,尚不得而知,至少在60、70一代人創業時,並未成為一種普遍的辦公現象。不僅如此,SOHO、工作室創業形式更常見,尤其是國內公司註冊政策逐漸放開。

 

  得益於風險投資與天使投資活躍及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之東風,部分創業者甚至在只擁有一個idea時,就已經成功拿到了一定規模的投資,而天使投資正在這個種子環節扮演重要角色。而且隨著60、70一代人功能身退,不少大佬們拿著大把資金也正在創業大潮中掃描他們值得培養的對象。在同60、70的比較中,我們還能發現一個好的現象,由於社會及教育環境所引致與培養的,80一代在商業經營中更崇尚市場化途徑,比如在老一輩中出現頻率較高的比如“我認識XXX”、“我有個親戚在XXX部委工作”等詞語在新生代中逐漸減少,而補充上來的是“用戶體驗”、“客戶價值”等面向市場、面向渠道、面向終端客戶的專業用語。

 

  當然,僧多粥少的局面恐怕永遠都難以改變,80後創業者們的企業生存與發展狀況並不容樂觀,據筆者最近同去年取得聯絡的一幫創業哥們持續跟蹤與溝通,發現他們中間已有企業關張,或者正在走向關張。

 

  哪代人創業都有“前仆後繼”

 

據有關統計,大學生創業失敗率99%。先不看這個結論是如何得出的,只需簡單說說這個1%的成功率,個人感覺也是比較高的了。尤其是這個成功與失敗的標準實在不好判斷。我們以國內的中小企業為例,截止XX年底,這個數量達到了4200多萬家,占全國企業的99.8%,如果以成長為大型企業為標準,那么這其中將有42萬多家實現這個目標。據上述數據可得出,目前全國大型企業僅幾十萬家,考慮到企業的成長曆程,100家企業中有一家成長為大型企業,那這個比率完全是很高的了。

 

  再者,由於資本原罪、紅帽子民企、侵吞國資等問題讓老一輩們吃透了公共輿論的“苦”,如果溯源仇富思想,也能追究到諸如地產、城市基建、公路、碼頭、交通、能源等可能形成壟斷,同公權力可能發生緊密關係的行業,這些行業的大佬們在一定程度上引爆了公共輿論的某種傾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