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 理性應與激情並重

   據了解,全國首家城市空間設計產業基地——天津意庫創意產業園區目前入駐企業達90餘家,其中大學生創業企業占到總數的75%。與此同時,我們還發現在科技創業類項目繼續保持增長的同時,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起步相對容易的貿易、服務業、創意類項目。近年來我國高校大學生湧現出巨大的創業激情,自主創業成為大學生擇業的新動向。

南開大學的一次針對天津市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8所高校全日制本科生兩個月的調查,結果顯示11%的學生打算創業。大學生創業不缺激情,也確實需要激情,但光有激情還是不夠的,大學生創業還需要理性。南開大學商學院、創業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胡望斌認為:“創業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總體上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能成功創業的還是少數。所以應該防止因為有各種資金政策支持,誘導那些本不適合創業的人盲目跟風而選擇創業。目前國家鼓勵創業,其實並不是簡單說‘創業好’,而更重要的是應注重培養其創業精神。”

但我們不得不特別注意的是,當前很多大學生創業的理性竟然演化成了一種創業恐懼。南開大學從大學生創業的失敗案例中發現,89%的大學生已對創業產生恐懼心理,並明確表示不會選擇自主創業。是什麼原因使政府部門一腔熱情制定的各種優惠政策遭受如此冷遇呢?胡教授認為,一方面從大學生自身來看,大學生雖然在象牙塔中學到了不少理論知識,然而缺乏實踐經驗,不免“眼高手低”,對自主創業還是缺乏自信。另一方面,社會的大環境也讓大學生創業感到有些艱難。


相對於歐美比較成熟的市場環境,中國的創業者肩上的負荷更重。整個社會處於轉型期,創業所需要的各種服務還不完善。“讓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考慮四五十歲的企業家所面臨的問題,很不現實。”國家火炬網際網路創業中心多年從事大學生創業孵化工作的丁紅兵如此評價大學生創業難的問題。但從更深層來看,目前我國的創業教育才是大學生創業真正的瓶頸。

此外,大學生創業者的“理性”,離不開社會大環境的“理性”。支持大學生創業不等於簡單給一筆資助金,如何幫助創業企業走遠、走好,應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同時全社會應弘揚一種創業精神、創業文化,建立一種創業機制,並且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業推動創新。大學生創業,夢想、激情、創新同行;社會、高校、學生激情與理性碰撞、並存。只有這樣,創業才會真正成為大學生願意選擇、並且有能力選擇的人生髮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