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館創業計畫書

6、根據經營內容來選擇地址。店鋪銷售的商品種類不同,其對店址的要求也不同。有的店鋪要求開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比如服裝店、小超市,但並不是所有的店鋪都適合開在人山人海的地方,比如保健用品商店和老人服務中心,就適宜開在偏僻、安靜一些的地方。

7、要有“傍大款”意識。即把店鋪開在著名連鎖店或品牌店附近,甚至可以開在它的旁邊。與超市、商廈、飯店、24小時藥店、咖啡店、茶藝館、酒吧、學校、銀行、郵局、洗衣店、沖印店、社區服務中心、社區文化體育活動中心等集客力較強的品牌門店和公共場所相鄰。例如,你想經營吃的,那你就將店鋪開在“麥當勞”、“肯德基”的周圍。因為,這些著名的洋快餐在選擇店址前已做過大量細緻的市場調查,挨著它們開店,不僅可省去考察場地的時間和精力,還可以藉助它們的品牌效應“撿”些顧客。

8、位於商業中心街道。東西走向街道最好坐北朝南;南北走向街道最好坐西朝東,儘可能位於十字路口的西北拐角。另外,三*路口是好地方;在坡路上開店不可取;路面與店鋪地面高低不能太懸殊。

9、要選擇有廣告空間的店面。有的店面沒有獨立門面,店門前自然就失去獨立的廣告空間,也就使你失去了在店前“發揮”行銷智慧的空間。

10、選擇由冷變熱的區位。與其選擇現在被商家看好的店鋪經營位置,不如選擇不遠的將來由冷變熱目前未被看好的街道或市區。

再補充一些:

做生意前的心裡準備:不要執著於“錢”字。如果,當你執著於“錢”字時,你的思想會被“錢”奴役。拚命地降低成本,極大地追求利潤,而忽視那么多的點點滴滴。然而,在往後的經營過程中,為你賺取利潤的,又恰巧是這些點點滴滴。你應該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擬選項目的計畫書中。計畫書的好壞決定項目的成敗。要有一顆平常心,一顆善心,童叟無欺的心。做生意的目的是結人緣。發自內心的尊敬每一位來客。眾生平等。人緣好了,何愁生意不好!這樣才可以長盛不衰。這個思想貫穿整個經營全過程。你才有可能開創百年老店的基業。

開店之前的準備工作之一,就是走訪鄰居店的老闆們。先結人緣。一面是各做各的生意,一面又要互相關照。大家和和氣氣的共同發展。這是上測。否則,當你四面楚歌時,有誰在你的水缸里放了耗子藥,你都不明白。

考察人流量和需求層次:數一數擬建店門口的人流量,早餐時段多少,午餐時段多少,晚餐時段多少。判斷人流之中有沒有服務對象。判斷的方法有,觀察鄰居店的經營品種是不是與自己一樣,如果一樣,就說明人流中有你的服務對象。如果不一樣,你就要將人流分類。比如,趕路的,上班的,遊客,休閒的,經商的,白領之間請客,商務請客的等。每一類都要分成五個層次。

將你的服務對象分層次是決定你開餐館的檔次。服務對象的層次越高,餐館的裝修檔次就越高,老闆的投資當然就越高。

比如:你的服務對象只是為了吃飽的第一層次的人時,你只需推一個小車,車上有一個爐,一口鍋,再有一些大土碗。賣點麵條,便當,饅頭,包子,等等。如果,服務對象是有尊重需求的人群,你開的餐館就應該好好的裝修一下。

門面選擇:考慮的範圍:位置,朝向,大小,高於路面或低於路面。

決定的依據:考察你的主要服務對象的流量在哪裡,門面就選在哪裡。選朝南的方向,全年光線最好,四季遠看門面不會有背陰時。別的方位也可以選,但要考慮更多一些。一年四季的光線變化,一年四季的風向變化。你從不同的方向分別走到門面,邊走邊看邊聽邊聞,感覺有沒有不舒服的路,色彩,和氣味。然後,站在擬選店門口用眼睛看看,用耳朵聽聽,用鼻子聞聞周圍的環境,靜心地感覺一下周圍有沒有讓你不舒服的東西(包括:建築的形狀,地形,鄰居經營項目,周圍建築的色彩,氣味等)如果有不舒服的東西,這種不舒服的程度有多大?你每天在這種不舒服之中能忍耐多久?如果,每次來這裡都得忍耐這種不舒服,此地不能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