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人才國際化流動

創新人才國際化流動給我們一些單位和地區吸引與留住人才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國際人才激烈的搶奪中吸引和集聚高層次創新人才,是我們各級政府和企業面臨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跨國研發機構在吸引人才的同時,必將有高層次創新人才流出。關鍵是我們如何抓住這個機遇,積極採取長久、持續和有效的措施,突破人才流動的體制、政策壁壘,創造一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不僅留住更多的國內優秀人才,而且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業以及國外優秀人才來滬學習和工作

要尊重規律、因勢利導、把握主動,在流動中用好人才。通過人才流動,避免近親繁殖,改善學緣結構,促進人才在多種環境中經受鍛鍊、快速成長另外,還要尊重人才價值實現規律,在人才流動中充分尊重人才本人的意願,這也是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

推動黨的各項事業發展,關鍵在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近幾年來,上海隨著城市面貌和創新、創業環境的改善,出現了海內外創新人才雲集的良好勢頭。但我們也不得不看到,當前全球創新人才正呈現出國際化流動趨勢,一些已開發國家配合經濟全球化的需要積極推進創新人才的國際化流動,越來越多的公司成為跨國公司並在全球範圍內廣羅創新人才,創新人才爭奪日趨激烈。

創新人才國際化流動給我們一些單位和地區吸引與留住人才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於是有的單位擔心人才被競爭對手挖走;有的地區抱怨創新人才流動到其他地區;面對跨國研發機構紛紛入駐上海,又有人擔心大量的國有單位人才流失到了跨國研發機構。如何應對創新人才的國際化流動趨勢,在國際人才激烈的搶奪中吸引和集聚高層次創新人才,是我們各級政府和企業面臨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實際上,人才靜止是相對的、流動是絕對的,我們要正視創新人才國際化流動趨勢,從長遠的角度理性看待人才流失與回歸現象。從全球的角度上說,人才流動將有利於經濟社會的發展。它往往會帶動知識流、信息流。美國矽谷大量小企業的興起,絕大多數是從跨國公司、高等院校中走出來的人員創辦的。印度近幾年來也通過實施靈活的移民制度、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吸引優秀海外人才回國效力。近幾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績,帶動形成了大量出國留學人員的回流熱潮。這些人才成為了各項事業發展的中流砥柱。

事實上,跨國研發機構在吸引人才的同時,必將有高層次創新人才流出。因此,在創新人才國際化流動的趨勢不可抗擋的前提下,面對當前跨國研究機構吸引大量國內人才的現實,我們不妨樂觀地認為,這將為國內人才在不出國門的情況下提供“出國”培訓的機會。關鍵是我們如何抓住這個機遇,積極採取長久、持續和有效的措施,突破人才流動的體制、政策壁壘,創造一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不僅留住更多的國內優秀人才,而且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業以及國外優秀人才來滬學習和工作。具體來說,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尊重規律、因勢利導、把握主動,在流動中用好人才。科學技術發展本身要求思想的流動和交流,科技人才的流動是科技發展內在的屬性。這就要尊重人才成長規律。通過人才流動,避免近親繁殖,改善學緣結構,促進人才在多種環境中經受鍛鍊、快速成長。同時,要尊重人才流動規律。人才往哪裡流,說明哪裡發展就有活力,哪裡就有良好的體制機制。目前,一些企事業單位依然採用傳統管理方式管理人才,不利於人才在市場競爭中更快地鍛鍊成長,只會為人才外流現象起推波助瀾作用。因此要通過改革體制機制,把人才這一生產力最活躍的因素從傳統體制的桎梏中解脫出來。另外,還要尊重人才價值實現規律,在人才流動中充分尊重人才本人的意願,這也是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

其次,要改變以往單一的政策吸引模式,積極營造良好的政策、工作和生活等綜合環境。高層次創新人才集聚,最看重的是有發展事業的機會和舞台。然而有資料顯示,近年來本市全社會對科技研究項目的支持數、金額數、單項支持力度雖然有明顯提高,但相對高層次創新人才的成倍增加而言,人均支持項目數和申報項目的獲準率卻大幅下降,加上資源配置不盡合理,高層次創新人才隱性失業較嚴重。因此,當前有必要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供更多公正、公平機會,搭建更多的創新創業舞台,營造良好的事業發展環境。

吸引和集聚高層次人才,還需要良好的制度環境。從巨觀方面講,要進一步完善現有國家和地方政策、法律,形成分系統、分層次的法律法規制度框架,注重加強智慧財產權制度建設,同時吃透、用好並真正落實已有的人才政策法規。從微觀方面講,要創造局部最佳化的環境,建設若干適應創新人才特點與實際需要的研發創新特區。各企事業單位要完善公平競爭上崗、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並充分信任和用好高層次創新人才,給以科研指揮權、經費使用權和用人支配權。要完善考核、評價、激勵制度,把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政策落到實處,真正使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創新價值得到認可,創業回報得到保證。

此外,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也顯得非常重要。開放、多元、寬鬆、寬容的氛圍,是創新人才賴以生存、迸發創新活力的土壤。要在堅持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前提下,弘揚學術民主,寬容個性,不求全責備。既要創造一種“不創新便淘汰”的必要的緊迫感,又要寬容創新中的失敗,真正做到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幫助人,從而凝聚人。

第三,要通盤考慮,綜合協調,妥善處理好三個關係。一要處理好引進人才與現有人才的關係。既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天下人才為我所用的氣魄,又要對身邊現有的優秀人才一視同仁地予以對待,克服“燈下黑”現象,始終堅持引進與培養相結合。二要處理好吸引人才與留住人才的關係。要改變人才重引進、輕管理的現象,幫助引進人才加快適應新的環境,並在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給予持續的關心。同時也要防止引進人才只流進不流出的現象出現,讓人才在流動中保持穩定,使人才隊伍始終充滿活力。三要處理好關心領軍人才與關心創新團隊的關係。學科交叉日益明顯的今天,在對領軍人才給予各方面關心和支持的同時,也要關注領軍人才所帶領的隊伍,加強對創新團隊的投資,真正賦予領軍人才駕馭團隊的相應資源,為領軍人才不斷拓展事業提供保障。(燕向暉)

來源: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