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合也是結果

老東家需要和出走的創業高管形成一種競爭合作的關係,進行一些必要的業務交流,以此共同激活IT這個市場。

“黃宏生(創維創始人)對於出去創業的高管又愛又恨,沒有把他們視作朋友,也沒有當作敵人。”創維一位高管這樣表示。在眾多的IT高管創業的案例中,招致老東家窮追猛打的並不占絕大多數。

當然,創業高管和老東家的競合關係的形成,背後的原因各不相同。

沒有形成競爭壓力

創維也有些高管出去創業,也有的做DVD、機頂盒、平板電視這三個創維正在從事的項目,與創維有著競爭關係。但是,黃宏生沒有採取任何打壓的措施,“也不太理他們。”

在生意場上咄咄逼人的黃宏生採取這樣的措施有著自己的理由。創維不像華為,很難說有著自己的核心技術,用這條理由打擊創業高管站不住腳。如果選擇從渠道商方面來打壓創業高管,一方面創維沒有辦法控制渠道商,另一方面這些創業的高管尚沒有構成對創維的直接威脅。

“由於創維的產品都是代理制,出去創業的高管是否搶了客戶、搶了多少,不太好統計,而且創維這幾年的銷售業績一直在呈上升趨勢,目前對這些創業高管所帶來的影響並不重視。” 創維一位高管這樣表示,由於出去創業的高管都沒有成氣候,所以創維也就沒有考慮過如何對付這些人。目前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通過勞動契約來防止出去的高管回到創維來挖人,這是創維絕對不允許的。

中華培訓網的業務和CEO梁冰原來老東家IBM的業務也不存在著競爭。IBM的培訓其實都是針對內部員工的,而中華培訓網的業務則是面向外部企業客戶的,因此IBM不會介意梁冰出來創業。

現在中華培訓網和IBM之間有有著很多合作,包括一些招生、課程等。中華培訓網組織的一些高層研討會,老東家以及其他一些外企的高級職業經理人都會來參加。事實上,梁冰現在的股東和戰略小組基本都是IBM的人。說到與老東家的和諧相處的經驗,梁冰認為最重要是想到“雙贏”,不要只想到自己。

從這個角度來說,創業高管如果不招致老東家的擠壓,最根本的就是不要對老東家形成直接的威脅,與老東家形成惡性競爭。如果真的招致老東家的報復,一般新生的企業很難是老東家的對手。

老東家的開放心態

據TCL一位內部人士透露,TCL對於要出去創業的持非常開放的態度,自由度很大。公司有些出去創業的,都會與公司的高管還有來往,有些出去創業也做TCL的經銷商。

除了出去創業的高管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與TCL形成直接威脅之外,“李東生是一個非常開明的人,管理人員進來和出去都比較容易,高管層經常會有出去後仍留在TCL的情況。”上述的TCL一位內部人士表示。

用友軟體公司同樣歡迎高管外出創業。用友創始人王文京還主動給這些高管資金,支持他們創業。王文京投資以後,這些創業的公司都冠用友的名字,代理商、渠道商中間都有這種情況。

看起來表面上用友在製造自己的競爭對手,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由高管創建的企業與用友發生爭執的情況。軟體行業投資非常大,離開用友的人並不一定能把客戶帶走,同時新企業不依託一個較大的研發隊伍是做不出氣候來的。

王文京支持高管創業,“也與王文京親和的人格有關,王文京比較豁達、開放,認為高管出去創業都有一定的因素。”用友軟體的一位管理人員介紹說王文京非常聰明,支持一些高管去創業,結果很多高管出去創業後大部分都回來了,王文京同樣歡迎對他們的回歸。這些人回來以後,對公司自然更加忠誠。

這說明,老東家如果對自己足夠自信、對高管創業持開放的態度,反而一定程度上能減少了自己的競爭對手。

與其打死一個高管創業的公司,還不如把精力放在自己業務的發展上。與一個知根知底的對手死拼,對於老東家自己也不是件輕鬆的事情。至少市場上除了高管創業的企業外,還有其他的競爭對手。

IT市場空間巨大

銘萬公司張冀光認為,員工的離開創業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從1999年到2004年3月,進進出出中企網的大概有10萬人左右,最後留下5000人。“現在很多這個行業里有很多老闆都是我們的雇員,至今和我們都保持了很好的關係。每到教師節,我都會收到很多花,逢年過節都能收到很多問候,感謝我們把他帶進這個行業。”

張冀光對高管創業持開放的心態,原因在於他認為這個行業在國內是一個初創的行業,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去做。“中國2000萬企業,現在有域名的有幾個,有網站的有幾個?不超過百萬,離飽和還遠。”他說,“我們需要大家一起來炒,一起來做,一起來宣傳,推動這個事業,沒有到那種為爭搶客戶而拼個你死我活。”

在張冀光所在公司的年輕人希望出去創業的時候,他表示自己將很支持,會主動告訴他們創業的體驗,只要這個人沒有做對公司不利的事情,還可以介紹一些資源給他們,如果創業失敗隨時都能回來。

“如果創業高管奪走了公司的客戶我都不會計較的,我相信我做的和你做的一定不一樣。大家交叉的東西一定不會很多,若完全交叉,那么創業公司通常是做不過老東家的。” 張冀光說,“所以我完全不擔心,只要產品、服務夠水準,客戶不會丟。”

萬一新公司和自己的公司形成競爭,張冀光覺得這個行業市場太大了,完全可以錯開,即使淘寶和易趣也還是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大家面對的客戶都是可以調整的,也可以達到雙贏的局面。所以在這個行業里,肯定會有一些激烈的競爭,但這不是主流,主流還是合作。”

另一位IT公司老總也認為現在的企業和以前的高管需要形成競爭和諧的關係,進行一些必要的業務交流,以此共同激活這個市場。“我的企業也在考慮這個建立一個完整的體系,給創業者提供一個平台,甚至是一定的資金支持,讓他和原有的企業競爭。”

更需要行規

雖然如此,事實上競爭是永遠的。倘若市場環境非常寬鬆,那大家的心態應該就是很平和的。但目前的市場競爭激烈,出來一家新公司,就意味又多了一個競爭對手。

不管怎樣,創辦的新公司和原來公司進行惡意競爭,或者反過來,往往都是兩敗俱傷。

但得到這樣效果,賽迪顧問公司高級副總裁馬 介紹說,前提是法制要健全,包括同業競止;制度要完善,包括產權制度、財會制度,包括如何把知識和資本的貢獻分別表現出來;同時要有個社會合作氛圍,這關鍵在於有一個中間組織的發展。中國目前現在除了政府就是企業,中間沒有緩衝地帶,而在矽谷,有著大量的協會、中間人俱樂部等各種生態組織形成產業鏈。

“形成產業鏈,大家就不容易出現這種問題了。”馬 說,“比如職業經理人制度,規定不要出來後跟老東家作對,不要揭老東家的底,不要把老東家的商業秘密泄露。這些有時不一定是用法律來約定,而是用行規來約定。”

反觀那些商業社會環境比較好的國家和地區的IT企業,如Sharp從 IBM分離出來,但雙方現在依然能夠和平共處,而且IBM也很支持Sharp的發展。從HP走出去創業的員工業也很多,但他們創立自己的企業後卻不僅沒有和老東家結怨,反而是一心向老東家學習,HP同時也給了這些企業很多支持,體現一種“企業公民”的形象。(莫克)

來源:慧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