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網際網路公司項目的七種死法

矽價“虛”熱 讓房產稅回歸本義 社評:貨幣戰爭引發新一輪資產泡沫 囤積羽絨服 感性財經:做多玉米 史玉柱曾經總結過傳統民營企業的“十三種死法”,比如,被藏在暗處的競爭對手,使用誣告、打官司等非正當方法“整死”,又或者被主管部門“搞死”,或者被法律條文搞蒙。

事實上,史玉柱所道出的中國民營企業經營環境的殘酷性,對於網際網路企業,也不是新鮮的話題,不少創業團隊也時常將公司衰亡的關鍵因素歸咎於此。

“其實,國家對其他產業監管更嚴,對網際網路基本持開放性態度,只要不觸及一些底線,不去搞黃賭毒,現在建一個網站的成本還是很低的,監管紅線只能是一個藉口,並不是主要原因;另外,網際網路已經發展十餘年,在一個相對成熟的產業里,巨頭通吃不可避免,有人說騰訊壟斷,但說句實話,這種壟斷跟中石化中石油的壟斷比,差距太遠”,在剖析走衰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時,天使投資人、360安全衛士董事長周鴻禕對《英才》記者直言。

相反,近些年,不斷有網際網路新模式的探路者對外袒露心聲:面對無孔不入的騰訊、百度和淘寶,壓力很大。

作為V C,北極光創投董事總經理鄧峰對《英才》指出,網際網路公司確實存在一條重要的成功規律,即當先發者擁有巨大的、低成本獲取的、有粘性的流量後,增加新套用的速度可以非常快,這點不同於清潔能源等傳統產業,比如鋰電池與燃料電池,隔行便隔山。

“騰訊一出手,大家就懶惰的說自己的創新被扼殺了?”網際網路老兵謝文對《英才》記者發表質疑,“真正的創新會這樣嗎?從Y a h o o!到G o o g l e,再到Facebook,這種全面深度的創新是擋也擋不住的。”

事實上,騰訊、百度、淘寶在初創期的模式,均不被外界看好,甚至也分別有ICQ、Google和eBay三個海外模仿原型,在熬過數年,經歷資金短缺、險被出售的曲折後,最終分別找到中國式創新基因才得以大獲成功。

那么,反觀網際網路史上種種走衰案例,是否值得反躬自省?

D C C I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總經理胡延平對《英才》記者直言:沒有錯誤的網際網路商業,只有錯誤的網際網路公司;沒有錯誤的網際網路模式,只有錯誤的網際網路運營。

在特地走訪以上多位資深人士後,《英才》記者試圖通過從正在創業者、曾經創業者、天使投資人、VC和第三方調研機構等多元角度,找到曾經紅極一時的網際網路公司衰亡原因,分析並梳理一些商業模式無法做大的瓶頸所在,為前行者排除暗礁、指明方向。

衰亡方式一

忽視大眾

標本:部落格中國等試圖以單一部落格支撐起龐大w e b2.0商業模式的公司

當“反微軟鬥士”方興東發現一種網際網路“新東東”可以自由發表言論,而不用受到封殺時,一舉將“部落格”這個名詞帶入了中國,點燃了眾多中國知識分子在網上書寫文字的熱情。

然而,讓一名普通人堅持寫出高質量的文章是困難的,於是,在陽春白雪式的小眾模式上構建大眾化的商業價值和廣告收入,顯然是不切實際的。這與Myspace和Facebook為普通用戶所帶來的“秀自我”,和微博“發牢騷”的效果截然不同。

試想,如果當初的創業者能將部落格變得更簡單,會是何種效果呢?

  衰亡方式二

風投攪局

標本:8848網站

8848,作為中國電子商務史上標桿,卻寫入了中國風投大敗局。XX年初,正處在輝煌期的8848單月銷售額已突破千萬大關、銷售商品達數萬種。在獲取高額融資並距離上市僅一步之際,卻不巧遭遇網際網路泡沫,此後,投資人為迎合華爾街口味,重點“包裝”正在美國流行的B2B業務,反而弱化本土核心業務B2C,最終尷尬的將8848一分為二。對比十年“熬下來”的阿里巴巴和噹噹,8848卻敗走麥城,讓人痛心。

衰亡方式三

一窩蜂上

標本:批量F a c e b o o k、批量Twitter和批量團購網站等

並不是所有的“拷貝者”都能成功,一如中國Facebook們,只有校區域網路趕上好天時,開心網另闢蹊徑獲得高成長,其他如海內、360圈、螞蟻網等均已批量倒下;又如飯否、嘰歪等中國Twitter,由於“中美”國情不同導致重創;再如千“團”大戰,以一種過於清晰的商業模式面市,最終在騰訊等巨頭圍攻下漸漸洗牌。縱觀,首批“拷貝者”鮮有成功,集大成者的千橡也未能突破,更何況第二波、第三波蜂擁而上的“拷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