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學子回國創業“六問”

“良心兩個字加起來去掉一點,就是‘懇’字,懇談會就是掏良心說話”,主持人幽默的開場白引來大家的一片笑聲——這是近日在北京舉行的“海外學人回國創業懇談會”上的一幕。兩個小時的座談,台下,來自世界各地的的海外留學人員就準備回國的困惑頻頻提問;台上,人事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巡視員江力平詳細介紹有關政策,北極光創投創始合伙人鄧鋒以及北京啟明星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執行長嚴望佳兩位老海歸則從自己的創業經歷出發,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會後有人如此評價:“這場懇談會儼然成了一場海外學子向政府官員和老海歸提問的記者招待會。”  
■一問: 
回國發展的風險是什麼? 
學子:海外學子選擇回國發展,面臨的最大風險是什麼? 
鄧鋒:我覺得選擇回國就業創業可能會面臨兩方面的風險。首先是事業上的短期風險,對在國外已有事業基礎的人來說,他們在國外相對來說已處於一個事業的小山鋒比沙爾,回國後要重頭開始創業,想達到事業上的另一個高峰,中間就會有短期的物質和心理落差,因此要做好心理準備,眼光一定要放長遠。第二是家庭方面的風險。如果你的家庭不在國內,回來後就要考慮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的關係。這對於海歸來說,是一個長期風險。 
■二問: 
選擇創業領域應注意什麼? 
學子:若我們回國創業,在選擇領域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鄧鋒:現在海外學子回國後選擇高科技行業的非常多,但有時候我們要改變一下思維定式,別把眼光僅僅局限在高科技行業。消費服務類行業,比如零售業發展空間就很大,很缺具有國際眼光的人才。因此我們要降下身段,在選擇創業領域的時候,不要一窩蜂地擠在高科技等“紅海”里,要尋找競爭相對不是很激烈又存在市場空隙的“藍海”。 
■三問: 
創業成功的條件是什麼? 
學子:回顧你們自己的創業經歷,你們認為海外學人回國創業成功的重要條件是什麼? 

嚴望佳:我覺得技術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所謂的“關係”。海外學子回國創業最終要憑藉自己的真本事,也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和商業模式。你能拿什麼樣的產品給客戶,能不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很關鍵。現在中國的市場環境越來越規範,通過親戚朋友的介紹或者和某個地方政府搞好關係可能導致短期成功,但是長期成功最終還是依賴於核心競爭力和商業模式。這也是我的切身體會。我舉個例子,有一次,我們公司和一個大型國企合作,談了大半年,才拿到一個特別小的單子,讓我們先做著試試看。我們全力以赴地抓住這個很小的機會,而正是因為我們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最終贏得了他們的認可,才會有和他們長期的合作。 
鄧鋒:我也同意嚴望佳女士的看法。對於我們風險投資商同樣如此,我們在選擇投資項目的時候,第一就是看人,即看你是否真正具備很強的經營能力和管理能力。第二就是看項目。而僅僅憑藉與朋友或者政府的關係為資本,在我們看來更多的是一個負面的而不是正面的因素。因此留學生在國外學習期間要不斷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回國創業要想成功必須靠自己的真本事。 
■四問: 
國內國外時間如何分配? 
學子:現在很多海外留學人員希望能在中國和國外均有所發展,國內國外的市場都想做,您是怎么看待這種情況的? 
鄧鋒:市場在哪裡,人就要在哪裡。以我們回國創業多年的經驗證明,想回國創業,只有大部分時間待在國內的海歸才能成功。海外學子本來就對中國市場不夠了解,如果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國內市場,回國創業就很難成功。就我個人而言,我們公司大部分的投資在中國,因此我80%的時間都待在國內。其實中國現在的機遇非常多,只要我們多花點時間研究中國市場,堅持走下去就能成功。 
■五問: 
創業資金難題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