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走出被“細節”錄用的誤區


在一些專業報刊和雜誌上,我們看到過許多求職者由於注意“細節”而應聘成功的“經典案例”。被人津津樂道的一個故事是:某家公司要招聘一名高級人才,眾多的應聘者都很自信地回答了招聘主管的問題,結果都未被錄取,只得悻悻離去。而最後一名應聘者,走入總經理的辦公室後,他注意到地上有一個紙團,地毯上很乾淨,這個紙團與周圍的環境很不協調。應聘者彎腰撿起這個紙團時,招聘主管對他說:“請你打開看看吧!”這位應聘者打開後,竟發現了一行使他驚喜的字:歡迎您成為我們公司的一員。隨後,這位應聘者就從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而且還成了該公司的“中堅”。

這個成功應聘的例子無非是想說明,細節往往是會被人所忽視的,而通過某個細節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某種真實狀態和反應。然而,應聘單位通過某些細節“以小見大”作為錄取標準就那么“合理”而“完美”嗎?對其他的落選者公平嗎?

誠然,時下的應聘者絞盡腦汁,想出各種怪招來吸引主管的注意。在應聘材料、外形“包裝”、語言個性等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甚至對應聘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意外”的細節構想了種種應對的措施。實際上,這種捨本逐末、急功近利的求職觀念是一種誤導,它很有可能讓求職者身陷泥潭。

人才評估是一門學科。那些真正要錄取人才的公司並不會刻意去設計所謂的招聘“細節”。即使那些憑偶爾的“細節”打動了招聘者,而被安排在某個崗位上的人,可能得到一時的“幸運”,而要想在公司長久地呆下去,最終還是要看被錄用者的真本事和日後的“造化”。 (劉衛)

來源:北京人才市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