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跳出原崗位天空更廣闊

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後,產生一種困惑,處於一個瓶頸位置,想進一步提升自己的事業,卻十分困難,這幾乎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人力資源專家建議,人們這時應勇於打破職業生涯中的遇到的瓶頸,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重新進行規劃,選擇一份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

案例一

大學一畢業,文浩就來到了上海從事企業管理方面的工作。從名不見經傳的小職員到現在部門的工作能手,也有五、六年時間了。現在的他,更重要的是努力拓展事業的發展空間。然而福禍雙棲,負責事務遊刃有餘的他面對公司晉升環節卻頭痛不已。在事業發展的道路上,他感到疲憊並影響工作熱情,似乎職業發展已經到了瓶頸階段,怎么也上不去了,對自己如何往下一個階段發展既迷茫又有點力不從心。如何才能使自己仍然保持強有力的競爭力、怎樣才能夠有進一步的提升、自己接下來的發展方向究竟在哪裡……這種日益激烈的競爭壓力和對自己在日新月異的社會中地位和發展方向的無法把握,使他產生了強烈的職業危機感。

案例二

阿利大學畢業後,就隻身來到上海,在一家民營的通訊公司做研發工作。但工作了大半年,卻失去了當初的豪情壯志。阿利感覺到在現在的企業做研發工作雖然有一定壓力,但還能比較好地發揮自己的進取精神。不過從職業性格來看,他覺得自己更適合做突變性強的工作,所以內心裡對現在的工作內容感到不滿足,總感到工作太過單一,沒有前途,在阿利看來,公司基本沒有任何培訓,完全靠傳統的師徒面授方式,而由於阿利在團隊協作方面做得不夠好,性格與師傅不和,似乎已經到了瓶勁階段。有時候情緒一低落就會萌生去意,想轉型去做別的又怕一時衝動做了決定將來會後悔。所以,是去是留一直困擾著他。

權威規劃:職業生涯的4個時段

如果將人的職業生涯比喻成一面時鐘,四個時間區顯得特別重要。

0時段的人初涉職場,他們忙於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又苦於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職業方向。往往是什麼還都不了解,就懵懵懂懂地走上了一條自己既不喜歡也不了解的職業路。

2-3時段的人有過一段並不算長的職業經歷,遇到過種種不順,對職場雖然有所認識,但卻談不上深刻。對職業定位的概念也算略知一二,一翻誤打誤撞之後,他們對於行業、企業有了自己的看法,因此,處於職業積累過程中的他們,最需要的是一個可以期待的職業發展方向。

5-8時段的人面臨的問題似乎又深入了一步--職業提升。對於專業方面和管理方面的發展問題,他們開始躊躇不安。提高職業聲望,追求人生理想的實現是這個時段人的基本目標。

這個時段的人大致可分3類:淘汰一族,安逸一族,準精英族。而那些不願被淘汰,不願庸庸碌碌的準精英一族也有3個發展方向可供選擇:管理方向、專業方向、投資人。

最後,10時段的人常常會遭遇到職業生涯的瓶頸。他們處於職業調整期,如何保持職業的穩定和持續上升,實現更高的物質利益和價值追求是他們最大的問題。最終的命運往往只有兩種:一:淘汰,即使你過去成功過;二:再生,成為真正的精英。

專家分析: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文浩和阿例均屬於典型的五八波段的職業人會面臨的發展瓶頸問題。那么,當不可避免的瓶頸階段到來時,退縮放棄、放任自流、盲目武斷都是對未來不負責任的行為,這個時候,及時調整職業規劃,勇往直前、突破瓶頸才是科學的做法。

專家支招:找到晉升的砝碼

職業顧問指出:在職業發展的過程中,綜合能力,經驗定位和學歷的契合程度決定了你的發展高度和方向。他們既是你晉升的砝碼,同時也有可能成為你失敗的罪魁禍首。把握好三者之間的關係,是你突破職業發展瓶頸的關鍵。

其一:提高自己的學歷

其實好的學歷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仍是你找到好工作和晉升的階梯。

就拿文浩來說,畢業於外省的一所高等學府,使其在尋找工作的過程並沒有大費周折,因為學歷畢竟是讓用人單位先認識你的第一塊砝碼。然後求職者才能夠有機會在工作表現出自己的能力,也才有可能在公司晉升名單中受到重視。但是,要想向更高的層面晉升,除了你的工作經驗和實際能力以外,一個更有說服力的文憑也可以助你更輕鬆的達到更高的目標。對於文浩來說:僅有過去的學歷背景還是不夠的,進一步的學習和提升,才是保持職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對職業保持熱情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