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

教師的專業發展與職業規劃分以下四部分:

一、框架思路與學習指導

本文從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上,即專業的縱向方面進行闡述。重點分析專業發展的階段,以及如何根據發展階段的理論來進行生涯設計,並最終通過自己的主動學習來實現可持續發展。

學習目標

1、理解教師專業發展、職業生涯周期的概念和成長階段及其特點。可以訪問一兩個優秀教師,看看他們是怎樣成長的、怎樣設計的、怎樣學習的。或者從報刊上閱讀某個優秀教師的成長的報導,運用所學的理論進行分析,獲得啟示。

2、掌握教師職業生涯設計的方法,判斷自己所處的成長階段,並進行自己的生涯設計。

3、理解教師終身學習的意義,掌握學習與發展的方法。

二、教師成長的階段與目標

(一)教師的專業發展與職業生涯周期的概念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在專業素質方面不斷成長和追求成熟的過程。它既指專業素質各個方面(專業態度、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的一起成長,也指一個有步驟和階段性的成長過程。

生涯,簡單地說,就是人一生走過的路。美國生涯發展專家舒帕(super)認為, 它包含三個層面:

第一,時間,指一個人的年齡和生命周期,可以分為成長、探索、建立、維持、衰退等五個階段。

第二,廣度和範圍,指一個人一生所扮演的各種角色,比如兒童、學生、公民、職業者、消費者、家長等。

第三,深度,指一個人扮演每一個角色所投入的程度。

(二)教師職業生涯周期的主要階段及特點

關於教師職業生涯周期的研究

1、弗勒的生涯關注理論

國學者弗勒(f.fuller)根據教師關注的內容把教師職業生涯分成四個階段:

(1)教學前關注的階段,這個階段是師資培養的時期,由於他們還沒有經歷教學,沒有教學經驗,因而他們對於教師角色往往只是處於想像之中,他們關注的主要是自己。

(2)早期生存關注階段,是指剛剛開始教學工作的時期,由於對教學實踐是生疏的,因而關注的主要是教師自己的生存問題,比如班級管理、熟悉教學內容、學校領導的評價等。

(3)教學情景關注階段,是初步熟悉了工作以後的時期,這個時期教師關注的是各種教學情景或者環境的變化,以及對於教師在知識、技能、能力上的要求,因此教師非常重視教學情景所要求的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提高,關心自己的教學表現。

(4)關注學生的階段,這是在基本解決了自己的教學能力後的時期,由於有了實際的工作經驗、能夠擔負比較繁重的工作、能夠克服困難,因而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生身上,關注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需要,能夠和學生建立真正的溝通和交往,這時,教師也就達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

2.費斯勒的生涯發展理論

美國學者費斯勒(r.fessler,1985,1992)把教師生涯發展分成8個階段:

(1)職前教育階段,是職業角色的準備時期,是教師的培養形成時期,內容是在大學或者學院進行專業的知識學習和訓練,也包括教師從事新角色和新任務的再訓練。

(2)實習導入階段,是教師最初任教的頭幾年,他們要學習教師的角色,完成職業的社會化,適應學校的運作,努力表現自己,爭取得到學生、同事、上級的認可。

(3)能力建立階段,是教師儘量改善教學技巧,提高教學效率,發現和運用教學的新方法新策略的時期。這個時期的教師很好學,容易接受新觀念,參加各種會議,參加進修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

(4)熱心成長階段,是教師在能力建立以後,繼續的不斷的成長,努力追求自我實現的時期。這個時期,教師熱愛工作,積極主動,不斷充實自己的教學,有較高的工作滿意度和成就感。

(5)生涯挫折階段,這個時期,教師可能受到某種因素的影響,產生了教學上的挫折,出現工作不滿意,情緒沮喪,開始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所從事的職業的正確性。這個階段有人稱為職業倦怠期。這種挫折感是生涯發展的中間階段經常出現的問題。

(6)穩定停滯階段,這個階段是職業生涯發展中的高原期或平原期,教師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沒有提高,停滯不前,教師往往維持現狀,缺乏挑戰性和進取心。

(7)生涯低落階段,這個時期是教師準備離開教師職業的低潮時期。

(8)生涯引退階段,這個時期是教師離開教師工作崗位及其以後的時期,教師離開崗位以後,或者休息,或者另外找一些工作來做。我們把骨幹教師的成長過程分為四個階段:準備期、適應期、發展期、創造期。在每個階段結束時,他們可以分別稱為新任教師、合格教師、骨幹教師、專家教師。

1、準備期

職業準備期是指教師從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階段,是接受教育和學習的階段。這個階段的活動是學習,包括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和專業階段的學習。這個階段的學習,對他們成為教師或者成為一個什麼樣的教師是有影響的。

這個階段的素質的特點:

第一,以學習書本知識為主。

第二,他們的知識和經驗具有一般化和表面化的特點。

第三,形成了教師所需要的一部分獨特的優勢素質。

2、適應期

職業適應期是教師走上工作崗位,由沒有實踐體驗到初步適應教育教學工作,具備最基本、最起碼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其他素質的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矛盾是,實現從書本知識到實際操作,從間接經驗到直接經驗的轉化,解決適應實際工作和環境所需要的基本功的矛盾。

這一階段骨幹教師的素質特徵有:

第一,在知識上,開始形成實際的、具體的、直接的知識和經驗。

第二,在能力上,教育教學的實踐能力開始初步形成。

第三,在素質上,水平還處於較低的層次,項目還不夠全面和平衡。

3、發展期

發展期是教師在初步適應教育教學工作後,繼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鍛鍊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素質,使之達到熟練的程度的時期。

這一時期的主要矛盾是學生和學校對教師提出的更高的素質要求與教師的實際素質還不熟練之間的矛盾。一般說來,在教師工作一段時間後,學校和學生就會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他們成為好教師和有經驗的教師,而他們在適應期的素質還與此不適應,教師必須通過進一步的實踐鍛鍊解決這個矛盾。

骨幹教師在這一時期的特點是:

第一,在素質的水平上,向著熟練化、深廣化發展,專業化水平提高。

第二,在素質的項目上,向全面化和整體化方向發展。

第三,在素質的傾向性上,又注重教的方面向注重學的方面轉變。

4、創造期

職業創造期是教師開始由固定的常規的自動化的工作進入到開始探索和創新的時期,是形成自己的獨到見解和教學風格的時期。

教師的自動化熟練技巧,一方面可以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對適應變化的情景、提高教育的實際效果又有一定的障礙。骨幹教師在職業熟練期所面臨的和要解決的就是這個矛盾。

在解決這個矛盾的過程中,教師的素質要相應的做出調整。所以,這個階段教師的素質特點是:

第一,在素質上,發展創新性素質。

第二,在活動上,具有探索性。

第三,在成果上,注意理論總結的工作,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比如,江蘇泰州中學特級教師洪宗禮在回憶自己的成材過程時說:"改革,激發了我的探索精神、創造意識,使我逐步向成熟型教師轉化。在改革實驗中,我研讀了中外教育家的大量著作,蒐集了中外關於語文方面的資料。結合試教,我幾乎是每個單元都寫札記,又從這些札記整理出誘導式教學法的22個課型,概括出引讀十法。我立足自己的教改實驗,學習借鑑他人的教改經驗,對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性質、原則、教法等十幾個領域進行了一些研究。寫成了一部23萬字的論文集,還先後出版了6部專著,主編了供中學生思維訓練的專用教材和140萬字的江蘇省單元合成、整體訓練國中語文實驗教材。" 這就是骨幹教師在創造期特點的很好的實例。

教師成長的最後階段是專家教師,這也是教師成長的目標。專家教師到底是什麼樣的教師?

我們認為,專家教師的特徵是多方面的。總體上看,表現在:

第一,動力系統上,有強烈的成就動機,熱愛教育工作,對國家社會的發展以及學生的終身發展有高度的責任感,希望對教育事業作出較大的成就。

第二,人格特徵上,他們是正直、誠實、有責任感的人,他們能夠以較高的標準要求和約束自己,反省自己,他們對學生關心、親近、和藹、公正。

第三,業務能力上,他們善於學習,勤於實踐,有比較豐富的知識,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思想,對教育的功能和規律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和把握,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熟練的教學技能,能夠自如同時又有創造性地處理和解決問題,能夠取得滿意的教育效果。

概括地說,專家教師就是在教育工作所要求的動力、人格、業務等專業素養方面達到了成熟的高度的水平的教師。他們有自我效能感、成功感和成就感、自我實現感。這就是教師成長的目標。

三、自我反思與生涯設計

( 一)教師生涯設計的概念

教師的生涯設計,是對有關教師職業發展的各個方面進行的構想和規劃,具體包括:對教師職業的選擇與重新選擇,對教師職業目標與預期成就的構想,對工作單位和崗位的設計,對成長階段步驟以及環境條件的考慮。

教師的生涯設計對於教師的成長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 由於我們過去缺乏生涯設計的概念和意識,不少教師對自己要達到什麼目標,通過幾個階段達到自己的目標,現在自己處於什麼階段,等等問題,腦子裡往往是模糊的、不清楚的,有的甚至從來就沒有這樣考慮過。因此,表現在工作上,就是聽從領導安排,以完成任務為目標,沒有多少自己的追求,態度比較被動;當工作不滿意時,往往歸因於外部的環境制約,認為自己盡了力,沒有辦法克服困難;由於缺少有意識地訓練,因而教學水平和能力往往處於高原狀態,沒有成就感和發展感,這樣很快就會出現職業的倦怠和退縮。為了克服這些障礙,很有必要使教師樹立生涯設計的意識,掌握生涯設計的方法,真正把自己的職業生涯置於理性的思考之上。

(二)自我反思的內容和方法

1.自我反思的概念

自我反思是教師對自己的各方面情況特別是教學的情況所進行的一種回顧、分析和總結。其中,對教學經驗的反思,又稱為反思性實踐(reflective practice)或者反思性教學(reflective teaching),它是一種思考教育問題的方式,它要求教師具有作出理性的選擇並對選擇負責的能力。 自我反思是生涯設計的基礎,是自我主動成長發展的基礎。

自我反思在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成長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亞的斯坦托姆博士說:"我們已經注意到,二十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經驗的二十次重複;除非我們善於從經驗中汲取教訓,我們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是要善於接受同事們和學生們的批評。這種批評意見與我們常聽到的讚揚意見結合在一起,就能夠使我們找到成為優秀教師的途徑。"波斯納(g.j.posner,1989)提出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 優秀教師=經驗+反思。

2.自我反思的內容框架。

(1)自身素質特點的反思

反思自身素質,是為了搞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以便在生涯設計中,能夠揚長避短,或者揚長補短。具體內容包括:(1)知識狀況。比如,知識面寬不寬?哪些方面的知識多?哪些方面的知識少?教育教學活動中常常因為缺乏哪些知識而感到困難?讀過多少書?對最新的知識和動態是否了解?(2)能力狀況。哪些能力強?哪些能力弱?教育教學活動中常常因為缺乏哪些能力而感到困難?(3)個性特點。是內向的還是外向的?獨立性強還是從眾性強?是理智型還是情感型?和學生容易相處嗎?因為缺少哪些素質而影響和學生的關係?(4)總的特點。我是屬於何種類型和層次的教師?

(2)成長環境的分析

分析成長的環境,是為了了解環境的特點,對自己成長有哪些有利的方面或者不利的方面,以便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和成長的方法。分析環境應該包括:

(1)社會環境。我們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當代的政治、經濟、社會、科技、文化有什麼樣的特點?這些特點對我們的職業和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提供了什麼樣的有利條件?提出了哪些挑戰?這給我的工作和發展帶來了什麼機遇?本地區的社會環境有什麼特點?對自己的工作和發展有什麼樣的影響?(2)學校環境。我現在的學校是一個什麼類型和水平的學校?它有哪些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它給我的工作和發展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對有利的條件,我是否充分的利用了?對不利條件,我能否克服和避免?學校的物質環境、人際關係環境、信息環境如何?(3)自己的家庭環境。原來的家庭是什麼家庭?它給自己的成長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配偶對自己的工作是否支持?家庭的經濟條件和文化氛圍對自己的工作與發展有什麼樣的影響?我能否克服不利的影響?

(3)教學活動過程的反思

對教學活動的反思,可以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較長一段時間的反思,比如一個學期或者一周;一種是對一節課的反思。反思的內容包括:(1)教學的經驗、優點、成功之處;(2)教學的教訓、問題;(3)教學的類型和風格特點。具體的內容還可以參考課堂評價的標準或指標來進行,比如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材處理、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使用、學生主動性的發揮、課堂的結構與節奏、教學的效果等。教學活動的反思是自身素質反思的具體化,通過教學活動,能夠更準確地反映自身素質如何;同時,教學活動的反思,對於及時地進行教學的調控,矯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很有價值的。

(4)成長曆程的反思

成長曆程的反思,有助於增強自己的生涯意識、成長意識、發展意識,有助於了解自己已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了解自己所處的成長階段。反思的內容可以包括:我現在在哪裡?我現在在成長階梯的哪一級?我的成長曆程已經經過了幾個階段?這幾個階段各自解決了什麼問題?有哪些成長的經驗?還有哪些成長的問題和障礙?有哪些關鍵性因素影響了自己的成長?自己未來成長的可能性有哪幾種,各自的可能性有多大?我的終極的願望和需要是什麼?我要到哪裡去?什麼道路最能夠達到這樣的目標?等。

3.自我反思的方法

如何進行自我反思?有以下方法可以供教師選擇使用。

(1)日誌和日記

(2)通過與同事的對話

(3)填寫問卷調查表

(4)召開學生座談會

(5)檢查學生的作業

(6)出席會議與討論

(7)參觀考察與觀摩

(8)問題清單法

(9)成長自傳

(10)教練的幫助

(三)、 職業生涯設計的步驟和方法

1.自我定位與目標設計

首先,給自己一個比較符合實際又有挑戰性的定位。自我定位包括兩點,一是對類型的定位,一是對層次水平的定位。

其次,是進行具體的目標設計。目標設計的內容,可以從兩個角度分:一是時間的角度,在成長的不同階段,目標是不同的,也就是要設計階段目標,階段目標主要是各個成長階段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當然,除了階段目標,還首先要有一個總的目標。二是項目的角度,在教育工作中,有許多方面和項目,都可以成為教師攻克的目標,比如教材開發、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手段的革新、學生管理、課外活動指導、某個問題的實驗或科研等。

在階段目標的設計上,可以參照教師職業生涯周期的理論,了解各個階段應該解決的主要問題,作為自己的目標。

2.成長階段的設計

在明確了自己在職業生涯上的定位之後,就要想這樣的問題:要成為這種類型這樣層次的教育人才,實現總的目標,需要什麼樣的素質和客觀條件?需要經過幾個階段?成長階段的設計主要就是圍繞這兩個問題來進行的。具體的工作有:

第一,了解自己現在所處的成長階段。

第二,設計以後每個階段的發展任務和大體的時間。具體內容包括:階段的主要目標是什麼,具體的任務項目有哪些,大體的時間周期,最終的成果預期,完成任務需要的素質水平和客觀條件是什麼。

第三,提出和解決成長中需要的條件和措施。

3.生涯設計的表達形式

生涯設計最終要以一定的成果形式表達出來。一般可以採用計畫式文章的形式表達,也可以採用表格或圖形(階梯式、圓圈式、模型式等)的形式。不管採用什麼形式,其所包含的主要內容都是一樣的。

四、教師的終身學習的理念與途徑方法

(一)自我成長、發展與學習的理念

為了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我們應該倡導以下新的理念。

第一,發展和學習應該是自主的,而不是依靠外部的。 總之,教師應該成為自己發展和學習的主體、主人。

第二,發展和學習應該是可持續的和長期的。要認識到,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分階段的、連續的,教育的知識也在不斷的增長和更新,因此,發展和學習不可能是一次性的,應該做好長期的規劃和心理準備。

第三,學習和發展的內容和途徑應該是全方位的。今天是一個開放的信息社會,信息的渠道非常廣泛,學習不再局限於讀書、聽老師講課,還包括社會考察、網路學習、課題研究、觀摩學習、學術討論、實踐和行動研究等。此外,學習的內容也不僅僅局限於教材和教學法,而應該是更廣泛的知識領域。教師有了解學生,了解社會,要作一個真正的文化人。

第四,教師達到較高的專業水準是完全可能的和有潛能的。過去我們認為中國小教師主要是重複性勞動,沒有多少學術性和研究性,缺少創造性。現在看來,只要給他們創造適當的條件,比如給更多一些自由的時間,管理上更寬鬆一些,給更多的鍛鍊與展示的機會,請專家給以適當的幫助和指導,他們完全可以達到較高的專業水準。

第五,應該結合工作與工作中的問題來學習,增強學習與發展的針對性。 每個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問題,制定具體的個性化的學習計畫

(二)學習的途徑與方法

1.參加培訓

參加培訓,是指教師到大學或者教師進修學院參加學歷教育或繼續教育培訓的途徑。

2.閱讀與資料積累

讀書閱報仍然是教師學習的最主要的形式。

3.網路學習

網路學習是隨著網路的出現而採用的一種新的學習形式。網路學習的關鍵,主要是掌握上網的有關技術,比如,收發電子郵件的技術,網上下載的技術,檢索的技術,網上討論的技術等。此外,要掌握較多的網址。下面提供一些網址。

4.參加學術團體與學術活動

參加教育學術團體,對教師有多方面的幫助。許多優秀教師就是通過參加會議、發表觀點而被專家和同行承認的。

5.教育考察與觀摩

教育考察、教育觀摩也是教師向他人學習、向先進的教育理論與實踐經驗學習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