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也美麗半命題作文600字

【篇一:落花也美麗】

那一串串,一道道唯美的弧線,幽然地飄過水靈的藍天,悠悠地墜在了湖面上,漾起一波又一波泛濫在心底的濃濃春風飄飄春夢。

花季,夢囈般婉約的好詞,可只是短短一季度,便埋藏在風沙的呼喊里,埋藏在帶著青草香的黃土地里。它落下的那一刻,勾勒出了春花,勾勒出了秋月。那粉嫩殷紅的笑臉,默默的傾向供它營養的土地。夜裡,春風柔柔的拂過,花朵等著自己的舞伴一起蕭蕭沉入夜舞池裡。沒有哀傷,沒有憂鬱,有的只是一份熱情,一份烏鴉反哺的溫暖。

落花恰似絨雪,有彩色的絨雪。春天沒有落雪的機會,卻有落花的愜意。

花的一生,莫過於給小蜜蜂,小蝴蝶吮吸一下自己滿腔甜甜的蜜,濃濃的情意,再者,也就是給人們一些觀花的雅興。春天落下的花朵,在為夏天的綠葉醞釀;秋天落下的花朵,在為春天墊基;兩季落下的花朵,譜出一首靚麗的詩詞,融入人類四季的心裡。落下雖是放棄但並不代表忘記,以前那些貢獻也化為青煙,飄去。秋風裡瑟瑟發抖的花瓣把自己最後的一絲芳心,吐露給了讓它千年輪迴的大地。落花真的好美好美。

當花季遇上雨季,沉積在泥土上的花兒恬靜、雅致,面容洗得清亮清亮,真怕它一碰就“嘩啦啦”地碎裂,散得心都會涼那么一點。有誰不憐愛曾經風光過的它們,卻一夜之間成為卑微的奴隸!誰會在乎!誰會在乎!有人在乎它們的情,有人在乎它們的義,有人在乎它們的美,更有人在乎它們雅中透露出的飽經風霜,弱中流露出的頑抗堅強!

一朵花,一種綿綿的戀意。光帶著時間捲走了它們的青春,卻留下了冶艷的風韻。

【篇二:簡單也美麗】

每個人的人生道路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經歷也不同。有簡單的,複雜的,平凡的……這都是因為每個人所追求的都是不一樣。

這都是因我看到許多舉世聞名的人的傳奇故事而有感而發的。我所追求的是簡單。簡單,這個詞是個不那么引人注意的詞語,而在我的眼裡,它卻散發出萬丈光芒。這呢,從瑪麗·居里夫人那裡我可以深深的體會到。瑪麗·居里的人生,用“簡單”這個詞形容真是極其恰當——無論在學習方面還是研究科學。

我還記得,老師曾經給我們說過關於瑪麗·居里的事跡:年輕時,居里夫人是一位極其漂亮的姑娘,而且,她讀書也很棒,可以稱得上是才貌雙全。許多富裕的公子哥兒都想娶她當妻子,可她只專心於科學研究。她租了一間小房子,房子很破舊,冬天的時候寒風刺骨,她就把所有的衣服和被子都披上。可是,還是很冷,於是就把椅子當作被子蓋在身上,就這樣忍著寒冷睡覺。在這幾年後,居里夫人和丈夫一直過著簡簡單單的生活,而且非常開心。之中,他們還發現了“鐳”。所以,簡單不一定痛苦。

簡單,不僅是人的生活,也是人的心靈。在人與人之間交往時,需要的只是一顆簡單的心靈。因為我們與朋友交往時,只要有一顆簡單的心就已經足夠了,不必對別人懷著很大的防人之心。只要你有一顆簡單的心,無論你的外貌如何,都會交到許多朋友,這就是真諦。

小草也簡單,落葉也簡單,樸素也簡單……簡單,不一定是壞事,我們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了解事物。

其實,簡單也是一種美麗。

【篇三:殘缺,也是一種美麗】

我們總以為,已經得到的東西便是屬於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覺得蒙受了損失。其實,一切皆變,沒有一樣東西能真正擁有,得到的一切終將在一天悉數交出。不如在一生中,得而復失,失而復得,欣賞殘缺的樂趣。因為,殘缺也是一種美。

小時候的邰麗華是不幸的,由於一場重病而變成了聾啞人。但她不甘就這樣沉淪下去,節目《千手觀音》的順利播出使她從內心的低谷攀登到了藝術的顛峰,用自己殘缺的身體敘寫了美麗動人的藝術人生。

中國女孩文枝花是可敬的。當她自己身處險境時卻不忘自己的職責:“請救我的遊客。”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身殘志堅,文枝花用不完整的身軀抒寫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滿月固然賞心,但月牙兒何嘗不美麗?陽光固然燦爛,但星辰何嘗不美麗?大樹固然挺拔,但小草又何嘗不美麗?

殘缺,也是一種美。它使痛苦者的心靈得到升華;它使寂寞者托起心靈的月亮;它使矛盾者感悟到真理。

咖啡沒有加糖,是一種殘缺,但這樣的殘缺卻更容易使人嘗到甜美;聽不到,說不出是一種殘缺,但這樣的殘缺才使生活更加美麗;失敗是一種殘缺,但這樣的殘缺使人更加珍惜成功的短暫美麗。

人的一生總習慣於過去,習慣於殘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只有一點點彌補殘缺,才會擁有美麗的人生。

上帝造人時忘記讓人擁有一雙翅膀,這是一種殘缺,但殘缺也是一種美。

所以,沒有翅膀,我們照樣可以飛翔。

情緒中有怒、有哀、有懼,這是一種殘缺,但殘缺也是一種美。所以,沒有理由,我們依然可以燦爛微笑!

【篇四:放棄也是一種美麗】

小溪放棄了奔騰,成全了寬廣無邊的大海;梅花放棄了春天,才能傲雪獨放;雄鷹放棄了安逸享樂,成全了它振翅高飛。原來,放棄也是一種美麗。

自詡不是“蓬蒿人”的青蓮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他樂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豪放,“且放白鹿青崖間,”他不羈,“仰天大笑出門去”。可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他面對這奢華的長安,也只能“停杯投箸不能食,”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他只好放棄,放棄這奢華皇城根里的富庶,放棄那貴妃研墨的厚遇。白帝城邊朝看彩雲晚順江流而下,這才是他的追求。

懂得放棄,青蓮收穫了灑脫,讓他的生命宛若一朵奇葩。

他沒有李白的豪放,但在青燈苦燭下,他放棄了一個男人的尊嚴,面對銅牆鐵壁,慘遭宮刑,但他沒有退縮。為完成他畢生的心愿,忍辱負重。熬過了無數個日夜,他用血淚撰寫了史家的絕唱。

在生死之間,夢想與尊嚴之間,他有所放棄,才使得《史記》熠熠生輝。原來放棄也是一種美麗!

孟子說:“魚與熊掌不可得兼”,五柳放棄了功名,收穫了“採菊東籬下”的悠然自得,魯迅放棄了別人喝咖啡的輕鬆,換來了文學的造詣,居里夫人放棄了閒逸的生活,提煉了鐳。只有學會放棄,才會有收穫。

璞玉放棄了溫暖的撫摸,才在磨礪中透著迷人的光澤。學會放棄,只有一味地貪婪、享受,到最後怕是一無所得。

有時候,個人所得就像手中的流沙,抓得越緊失去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