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偶像情結

【文題設計】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材料一:誰年輕的時候沒有過夢想,誰年少的時候沒有過榜樣?好的偶像能夠成就一代人的志向、理想和美好的精神家園,而不好的偶像則會誤人志向、毀人前程。在引導崇拜偶像時,我們要大力呼喚和推出“英雄偶像”,逐漸將那些“反面偶像”逐出舞台。

材料二:影視歌明星,總是引領著一個時代的流行潮流。無論是曇花一現的輝煌還是常青藤般的經久不衰,他們帶給人們的震撼與激情,是可以穿透歲月和記憶的。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有過類似的偶像情結,只不過因所處的時代不同,意義與價值觀也隨之大相逕庭。

請根據你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和體會,選準角度,寫一篇作文。要求: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少於800字。

【審題指導】

此作文題由兩則材料構成,即我們平常所說的多材料作文。多材料作文一般由兩則或兩則以上的材料構成,比單則材料要複雜,不但需要弄清每則材料的大旨,還需要從整體上掌控材料與材料之間的關係。材料之間的關係主要有兩類:一是幾則材料並列,互為補充,對同一問題作多層面的描畫與論說;二是對立統一,對同一問題提供相反相成的事例。

仔細閱讀這兩則材料,我們發現,材料一所表述的內含是:好偶像與壞偶像對於人所起的不同的作用以及如何引導偶像崇拜的問題;材料二所表述的內含則是:每個人成長中都有偶像情結,且這個情結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

通過對這兩則材料的分析與對比後,我們可以看出這兩則材料都是圍繞“偶像”來說的,其內容上互為補充,共同闡述了偶像情結的內涵以及如何崇拜偶像的問題。寫作時,我們如能緊扣“偶像”來寫,並突出“情結”一詞,就會很容易地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來。

【寫作提示】

“偶像”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存在,“偶像情結”也是一個既年輕與古老的話題。仔細一想,我們便會發現這個文題所蘊含的思想底蘊與文化內涵極為深遠。在這個經濟飛速發展、信息化與個性化並存的年代,幾乎每一個人都會有自我的“擇偶”標準,有人敬仰革命領袖毛澤東,有人欣賞文壇巨匠高爾基,有人崇拜籃球之王喬丹,有人迷戀影壇明星劉德華等。選擇偶像,關鍵在於背後的精神風貌與價值取向,這是同學們要著重思考的問題。

具體寫作時,我們可以用提供的材料打開自己的思路。比如材料中說“誰年輕的時候沒有過夢想,誰年少的時候沒有過榜樣?”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有過類似的偶像情結“等話語中可以展開聯想和想像的雙翅,進而在古今中外的現實或文學藝術之中尋找創作的靈感,像屈原、李白、李清照、蘇軾、魯迅、海子以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這些對中國文化或中國歷史有著深遠影響的作家、學者、英雄豪傑,也可以是藝術世界中的人或物。如維納斯雕像、《老人與海》中的桑提亞哥、《簡愛》中的簡愛、《復活》中的瑪絲洛娃等,都可以進入到你的視野。這樣,寫作素材一下子就多了起來。

有了素材之後,我們就要精心構思了——寫出虧”我想得出來“的作文。如下面的一些寫作角度就比較好:(1)偶像情結折射出時代和大眾文化的烙印;(2)偶像崇拜是人們精神的一種寄託;(3)偶像的言行舉止會影響一代人或一個時期,不可小視;(4)崇拜偶像不能迷失了自己;(5)偶像能起到榜樣的作用,成為偶像,需要巨大的人格魅力;(6)青少年更容易成為偶像的崇拜者,成為偶像也需付出努力和艱辛;(7)偶像是一把雙刃劍等。

另外,需要向同學們提醒的一點是,文章表現手法要力求新穎,別具匠心。如果僅僅拘泥於材料中所給的信息,是不大可能寫出好文章來的,需要我們思接千載,神遊萬里!可以用心靈遊歷的方式尋找偶像,在尋找過程中,表達自己的心得和感受;也可以用偶像獨白的形式或”陌生化“手法來揭示”偽偶像“的真實世界等。

【學生佳作】

這,不是錯誤

鄭愁予說,我達達的馬蹄聲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我說偶像情結並不是錯誤,因為每個偶像身上都有值得我們矚目的閃光點。

在《東風破》中悲傷,在《龍拳》中奮起,並不是所有的潮流都一無是處。有人說,假如老一代藝術家是一顆小恆星,那么哪些新生代充其量是一顆流星,閃亮是剎那間的,過後,只是灰燼。姑且相信這種說法,可流星不也有它的耀眼之處嗎?至少,它燃燒過!

不錯,無數的男生女生為”超女超男“們瘋狂,在大人眼中,這些另類幼稚的小小青年又算個什麼?又有什麼值得萬千年輕人為之東奔西跑?也許他們更以為這無數的痴迷冬粉們只不過是一隻只沒有頭腦的小雀,因為內心空虛和精神無處寄託而去追星。可是他們未曾想到,其實我們也有自己的主張!

難道不是嗎?周杰倫會創作,會演戲,會唱歌,有能力有孝心,這樣優秀的人誰不鼓歡?把他視為偶像,以此來激勵自己,難道有錯嗎?

更何況,縱觀歷史,古今中外,哪一個成功者的內心深處沒有自己的偶像?

蘇軾說,家父就是我的偶像。或許得益於偶像的薰陶,我們才能讀到他”大江東qu,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人生豪邁,才能看到他”十年生死兩茫茫“的真情憂傷,才能領略到他的豪放與婉約、灑脫與細膩的一個完整的人!

三毛說,曹雪芹是我的偶像。或許正是由於對偶像的崇拜與追逐,才成就了《撒哈拉的故事》,由此我們領略到了一個奇女子在大漠中的奇情故事。

陳景潤說,歌德巴赫就是我的偶像。或許緣於偶像的激勵,才有了”1+1=2“的完美證明,才有了一代數學鬼才的橫空出世。

牛頓說,前人都是我的偶像。正是因為有了前人的知識鋪墊,才有了”牛頓定律“的產生,才讓我們聽到了那句”我之所以看得比別人更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至理名言

更或者說,蒼鷹把藍天視為偶像,因此才能搏擊長空;魚兒把大海作為偶像,因此才能暢流海洋!

由此看來,偶像情結並非一無是處。或許,正是偶像孝心的感召,讓平凡的人群中出現了謝延信;正是偶像拼搏精神的振奮,讓我們有了航天英雄楊利偉;正是偶像對人生的執著,nba賽場上殺出了一個姚明!

偶像情結,好像並無錯誤!

獵豹把風視為偶像,因此成就了它的風馳之速。

嫩芽把巨樹視為偶像,因此成就了它的偉岸身姿。

這,偶像情結,不是錯誤!

[簡評]

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議論文佳作。文章結構層次分明,語言優美。小作者從鄭愁予的《錯誤》談起,引出自己的觀點。行文中對偶像情結進行深入剖析,層層推進,談崇拜偶像的作用,且廣徵博引,論據充足,論證有力。結尾採用排比句式結構語言,深化主旨。另外,本文在審題方面做得也很好。小作者抓住了”偶像情結“來談偶像對於人的作用,特別是第三段”哪一個成功者的內心深處沒有自己的偶像“的反問句,既引人深思,又自然地開啟了下文。下文中的蘇軾、三毛、陳景潤的事例無不說明偶像對於人成長的指引作用,這樣就鮮明的表現”這,偶像情結,不是錯誤!“的主題。

【行家走筆】

偶像多元化是歷史的進步

文/解璽璋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偶像,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偶像,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時代還會有不同的偶像。記得我在很小的時候,偶像大約就是小兵張嘎、《雞毛信》里的海娃,《紅孩子》里的兒童團員,崇拜的人物還有李向陽、史更新、肖飛、馬英或者楊子榮、許雲峰、成崗、江姐、鐵道游擊隊,等等。他們的英雄傳奇在我的童年時代曾是一道絢麗的風景,也是我們樂於模仿,甚至夢中仍然念念不忘的內容。

如果說這些偶像只是投射了一個孩子的英雄情結的話,那么另有一些英雄模範人物,像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雷鋒、王傑、歐陽海、劉英俊、王鐵人、王國福等,則更多地體現了國家的意志和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並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時代道德理想的標桿。所以,那時並不用偶像一詞,比較多的還是直接稱為英雄、模範、典型或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種對於榜樣的推崇和迷信,與偶像崇拜或有相似之處,但並不完全一樣,區別就在於,偶像崇拜更多地基於個人的心理訴求,而榜樣的確立,卻只能來自特定文化核心價值體系的支持。

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以後的變化,首先還是社會核心價值觀念的變化。國家的主要任務轉向經濟建設,知識成為改變命運的關鍵。於是,知識分子成為人們追捧的新的偶像,陳景潤和錢鍾書分別代表著兩個不同的領域。人們崇拜他們,其實是在崇拜知識。這裡或許仍然體現了一種國家政治意志,只不過是從單純的政治道德完人,變成了知識積累的神話,作為偶像崇拜,它還是被動的,單一的。

當然並不排除有人崇拜張海迪或女排的姑娘們,她們在民眾中喚起了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實,不管你叫他什麼,偶像也好,英雄也罷,榜樣也行,都是社會價值理想的體現者。

隨著上世紀90年代以來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商業社會漸露雛形。利益的多元,帶來了價值的多元;價值的多元更帶來文化的多元。特別是大眾流行文化的興起,明星制的引進,商業價值獲得廣泛認同,偶像崇拜正在變成一種消費形式。

雖然有人發現了顧準、陳寅恪這樣的精神崇拜對象,但已經很難進入社會的主流。事實上,這個時代的偶像崇拜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金錢的烙印,就像幾十年前的偶像崇拜不可避免地被打上政治烙印一樣。一方面商人、老闆、企業家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偶像,另一方面文化商人和掮客則試圖將一切偶像崇拜都轉化為商業價值。

在這裡,不僅演藝明星被發現了具有商業潛力,體育明星、新銳作家、時尚選秀、明星學者,同樣被發現了具有商業潛力,甚至像楊利偉這樣的航天英雄,都無法逃脫被消費的命運。這時的偶像崇拜,已經越來越多地顯示出金元崇拜的特徵。如果說大眾的消費活動創造出一種特殊的文化價值——偶像明星的話,那么對明星的偶像崇拜,又進一步轉化為商業利潤。

縱觀幾十年來偶像的變遷,在中國,我們的偶像崇拜經歷了兩個重要的轉變,一個是具有政治訴求的偶像崇拜轉變為商業的、世俗的、大眾情人式的偶像崇拜;再一個就是偶像崇拜的多樣化和多元化,當下幾乎不再可能出現為全民崇拜的惟一偶像。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歷史的進步,沒有人能夠阻擋其步伐。

[簡評]

這是一篇具有鮮明文體特色的議論文佳作,也是一篇典範的議論文,它寫作上主要有如下兩點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一是結構清晰,脈絡分明。文章標題”偶像多元化是歷史的進步“即是本文的中心論點。文章開頭第一段以”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偶像,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偶像“來對這一論點進行進一步的詮釋,然後聯繫自己的經歷來佐證,表明人的偶像是不斷變化的。接著以時間為順序,聯繫我國的社會政治生活,來給我們梳理出人們偶像變化的實際情況,這樣就事實勝於雄辯地說明了作者所要論述的論點。最後一段,在上文梳理的基礎上,作者加以概括、總結和提高,指出偶像崇拜的多樣化和多元化是時代的進步,也是歷史的進步,這就水到渠成地印證了本文的中心論點。

二是語言準確,說服力強。議論文語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準確,讓人無懈可擊。本文的論述語言就具有這個特點,很值得我們品味與借鑑。如”記得我在很小的時候,偶像大約就是小兵張嘎、《雞毛信》里的海娃……“”這裡或許仍然體現了一種國家政治意志,只不過是從單純的政治道德完人,變成了知識積累的神話……“等,這些句子中的”大約“”或許“等詞用得相當有分寸、有技巧,既能鮮明地表達作者的觀點和看法,又讓人感到語言準確、嚴密,給人以科學、權威的感受,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