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煩惱

為什麼人會長大?好吧,這個問題或許很白痴。

學習的壓力帶著成長的氣息偷偷潛進自己的生活,每天起早貪黑,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業奮筆疾書,在壓抑得踹不過氣的生活中前進。天天如此,天天堅持。儘管這才算國中小小的開始,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各種大大小小的要求接著而來,聽得頭暈腦脹,於是總愛想想國小的日子,然後感嘆那是多么美好的一段時光。當自己對新的學習生活漸漸習慣時,才發覺生活變忙碌的同時,也變得很充實。惱就惱在,休息的時間少了,黑眼圈慢慢出現了,學習的壓力重了,分數變成唯一的目標了。這一切的一切,都不得不給我們添上沉重的負擔。考試只要一失手,別人不說,自己都感到失敗,可能這個充滿強者的社會是不允許和承認落後的人吧。

處在叛逆期的我們,少了份聽話和乖巧,多了份放蕩不勒,善意的提醒不屑了,兇狠的眼神不懼了,在家和父母相處也多了一絲火藥的氣息,嘮叨,嘮叨,每天面對父母的關心和提醒,只會覺得煩,雖然自己心裡比誰都明白那是為了自己好。每每遇到這樣的情況,唯一會做的事就是逃避,聽音樂,把音量調到最大,讓自己沉浸在那美妙的音律中、或在捂耳朵的同時輕輕說道:“我聽不見,什麼都聽不見......”自認為這樣的逃避就是避免一場“硝煙”的最好辦法。為什麼有時和父母這么僵,其實我也不知道。也許這個階段過了,一切就會好轉起來吧。

朋友--除了父母陪伴自己最長時間的人。小時候,認為朋友是個好的玩伴,大家一起跳,一起笑,無憂無慮,即使今天吵架,明天又會不約而同的一起玩耍。長大了,朋友與朋友間的隔閡多了,友誼變的脆弱了,開玩笑也有顧慮了,總要思考很久,才說出一句完美的話,有時做點什麼,也要小心翼翼,一絲不苟,害怕對方不滿意。表面上看,這樣的我們似乎很和諧,從不吵,從不鬧,殊不知,曾經那么友好,那么互幫互助的好友,正一步步走向陌生。我是個較活潑的人,在沉默的好朋友面前,也顯得手足無措。有時候覺得長大是一件很殘酷的事,長大了,離開國小踏進國中,昔日六年同窗學習的同學,現在見面連頭也不抬,有時候自己傻傻地打招呼,回應我的只是一個匆匆的背影。物是人非......

不管怎樣,生活終究還得繼續,多年以後靜靜的回想現在的煩心事,或許還會笑著說道:那時的自己,真是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