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書筆記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確實如此。成功隨時會倒,而成長是屬於自己的。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書筆記,希望你喜歡。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書筆記篇一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這本書,講述了 30多名微軟小子成長過程,在他們的成長曆程中,作者努力探尋30個“微軟小子”成功背後的成長規律。他們成長的故事告訴我們,他們並不一定擁有比常人更智慧的大腦,但他們都是經過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我,直至成功。

書中打動我的細節有:美國許多學校的牆上都貼著大方、友善、誠實、自重、合作、自控、責任、同情心、堅韌等鮮艷的字型。教室的牆壁上沒有成績單,有的是一張張笑臉相片,下面寫著類似“傑克今天用兩種方法解決了問題”的語言。這些細節都是愛的流露,更是對成長的關注。

在微軟小子的故事中,作為老師的我反思我能為孩子們的成長做些什麼呢?首先,我們應該讓我們的孩子知道“人品第一”,讓孩子們學生學會關愛、尊重、寬容、廉恥。其次,我們要端正觀念,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眼中有“人”,真正關注孩子們的心理需求、心靈感受,遵循孩子們的個性和成長規律,因勢利導。讓孩子學會關注自己。最後,我們落實在自己的教育行為上,我們應該果斷地指出是非,熱情地讚揚他們的優點,真情地鼓勵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幫助孩子們認識自己,科學地指導改進的方法。我相信,如果我們對孩子給予了科學的、人性的、全面的培養教育,就不愁哪個孩子不能成功!作為父母師長需要做的就是保護孩子們追求知識的興趣,孩子天然存在差異,但相同的是都喜歡父母師長用正面的方法來鼓勵他們的進步,而不是用負面的方法來嘲笑他們的過失。用我們的耐心和愛心陪伴他們的成長。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書筆記篇二

1.他們的成長與優越的家庭背景沒有任何正相關的關係,事實正相反,與貧寒之家聯繫密切。在我的30個研究對象中,有28人出生在平常人家,其中22人出生在小城小鎮。另外兩個擁有大戶人家背景的人,也在他們的童年時代經歷過家境不景氣的磨練。

2.我沒有發現一個能與他們的成功之路聯繫起來的親職教育模式,認為親職教育一定要嚴格或者一定要寬鬆的觀點,都可以找到成功的案例。但是,這30個人在受教育的年代裡,無一例外地希望有一個寬鬆的環境。其中那些年齡稍大、已經有了子女的人,全都聲明自己將不會以嚴格甚至強迫的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子女。

3.無論是"嚴格教育模式"還是"寬鬆教育模式",家庭都顯示出很強烈的正面影響。30個人的父母中有十多個教師,其比例大大高於社會平均水平。但是總的來說,父母對子女影響力的大小,並不取決於父母的職業和受教育水平,也不取決於教育方法,而是取決於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否融洽。

4.全都有一個充分發展獨立意志的過程。越是嚴厲的父母,也就越早地讓孩子離開父母的視線,獲得自由的空間。其中三個最典型的採用"嚴格教育模式"的家庭,都有一個"少小離家"的故事緊隨其後。李開復11歲離家,沈向洋11歲離家。張亞勤12歲離家。

5.我沒有發現考試分數"第一名"與日後的成就之間存在必然聯繫。事實上,這30人中的大多數,在學生時期並不是"第一名"。他們更多地處在第三到第十名的位置上。他們中間流行著"不必在意名次"的說法。

6.他們用在背課本和做習題上的時間,大大低於同學中的平均值。其中80%的人在中學和大學時期擁有廣泛的興趣,而不只是滿足教學大綱的要求。

7.他們不僅關心哪些事情是必須做好的,而且更關心哪些事情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哪些事情是真正適合自己的,哪些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他們無一例外地在自己想要做和適合自己做的事情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8.我沒有發現他們具有超越常人的智商。事實是,在任何一個學習階段,情商都顯示出比智商更重要。他們毫無疑問屬於聰明的孩子,但是像他們一樣聰明的孩子有很多,比他們更聰明的孩子也有很多。他們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他們擁有健康的性格、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9.他們都經歷過一個"開竅時期"。在此之前,他們全都沒有承受過多的來自外界的壓力;在此之後,他們全都在內心中增加對自己的壓力。所謂"開竅時期",是從混沌到自覺、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飛躍性的轉變。他們的"開竅時期"幾乎全都發生在大學二年級到三年級,而不像人們通常所期望的發生在國中階段。父母的這種期望與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育過程無關,而與考試為先導的教育體系有關。所以大多數父母和老師都把壓力集中在孩子的初三和高三,這恰恰是孩子尚未"開竅"而心理又處在逆反階段的時候,等到孩子進入大學能夠承受更大的生理和心理壓力的時候,我們的教育體系反而放鬆了對他們的壓力。

10.他們全都在關鍵的時候遇到了優秀的老師。讓他們難以忘懷的這些老師中,沒有一個是教會他們應付考試的人。就像忘掉了那些沒有用處的知識一樣,他們也忘掉了教給他們這些知識的老師。這30個人列舉出來的老師有50多位,其中有些是外國人,全都擁有大師的頭銜和大師的聲譽。大部分中國教師中,只有一位是"特級教師",其餘都是寂寂無名之輩。這些老師之所以讓他們難以忘懷,奧秘全在課堂之外:教給他們如何做人;教給他們如何學習;告訴他們朝哪個方向走去,而那裡真的就有他們想要的東西。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書筆記篇三

一、不要小看自己

不要小看自己,因為當你相信自己能做到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就真的能做到了;而相反,假如你一直不相信自己的話,那就真的什麼也做不到了。

敢於嘗試才是最好的,因為即使嘗試失敗了,也能從中學習到東西,如果嘗試成功了,那就最好了;而不嘗試的話,不僅不可能成功,而且是絕對的失敗,什麼也學不到。

二、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當你做一件讓你很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你甚至可以幾天幾夜不睡覺,不乾其他的任何事來完成它。在做自己最感興趣的事的時候,效率往往是最高的。

當你按照自己的興趣認真做的時候,很可能會在那個領域中做出一番事業,只要你努力。

三、情商的重要性

情商的重要性是智商的兩倍,這就證明了情商的重要性,一個人最需要的是情商不是智商,比如:兩個智商一樣的人,一個情商高一點另一個低一點,那個情商高的人一定會比另一個人更成功。

四、主動和被動

在學習中主動也是很重要的,學習不主動學習,有可能是不喜歡那門課,所以主動跟被動和興趣也是有一定關係的。主動學習的效率更高,而被動學習的話第一:效率低。第二:會很痛苦。

五、成為E學生最需要什麼

我認為:要有自信心,因為只有有了自信心,相信自己做得最好,才能是真正的好,就像那些“微軟小子”一樣,即使在小時候,他們可能沒有自信心,可能是因為家庭環境或者其他的東西,讓他們心裡很自卑,但是他們在還沒有成功的時候,就有了對自己的信心,所以現在他們才會這么成功的。(而我現在最缺這一點)

六、對於“嚴格教育好還是寬鬆教育好”我自己的想法

我認為寬鬆教育好,因為寬鬆的教育不會讓孩子覺得很痛苦,自己想做自己的事情就做,想做其他的事情也行,這樣會讓孩子很有自己的想法,也會喜歡學習。

嚴格教育不好的地方:嚴格教育是家長強迫孩子做的,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學習起來的興趣自然也就不大了。而且用嚴格教育的方式,孩子可能會因為覺得壓力大而厭學。

以上就是我看《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