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作文議論文

握住誠信,你就握住了徐悲鴻的畫筆,即使畢卡索哭泣的女人再把臉扭曲,也絲毫不會影響你的光彩。小編收集了誠信作文議論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誠信

生活中,陌生的我們彼此剛開始相處時,都會給對方打一個見面分,然後在相處的過程中,不斷的加加減減,於是,一段時間後有些人形同陌路,有些人把酒言歡,互訴相見恨晚之情。決定一個人分數的因素有很多,但自古萬變不離其宗的乃是人性中最根本的——誠實守信。

可在這個科技發展極速和知識爆炸的時代,快節奏的生活和學習壓力,已經讓太多人漸漸的忽視了誠信的重要性,捫心自問,自己答應別人的每件事都實打實的做好了?自己沒有隨隨便便的就許下承諾然後轉身就忘到腦後去了?自己在利益、權益面前能堅守那份純真的誠信?

於是乎,漸漸的很多人在職場、學校、生活中開始迷惑,怎么我總是得不到提升?怎么同學總是對我不冷不熱?怎么我的交際範圍總是越來越小?或許你覺得自己對待每件事都很認真啊。可仔細回想一下,是這樣的么?喔,對了,上次答應幫某某某買早飯的,那天趕公車,忘了。上次答應幫某某某補習的,那天有事,忘了。就是在這不斷的小事中,你的誠信也隨之流失。

韓非子曾說:“小信誠則大信立。”,生活中,每一個細節每一句話都有可能讓別人對你刮目相看或是“嗯,這人也就這樣了”,想讓別人尊重你,你首先該體現出足夠的尊重別人,認真的對待每一件事,認真的對待許下的每一個承諾,認真的遵守每一個約定,就算事情很小,卻越容易讓人對你產生好感。

具有傳奇色彩的創業者之一,巨人集團的老闆史玉柱說過:“一個人之所以懂得誠信的重要,恰恰是因為他曾經不知道誠信的重要。”創業初期他答應過員工的一些事,自己事先沒有考慮清楚,事後發現自己無能為力達不到要求,導致旗下精英悉數走人,公司遭此重創差點沒緩過來,從那以後,史總開始意識到誠信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性。

如果你深刻的認識到了失去誠信給你生活帶來的不便,你就應該能找到應對解決的方法,如果你僅僅覺得,誠信對我時有時無的,也沒太大影響,那么,你就無法明白,誠信的重量。

第二篇:誠信

人生如海,可包容的很多,與“才”、“貌”、“譽”,共存的還有—“誠信”。風華正茂之青年,在命危之際,選—“誠信”棄入浪中,實是忽略了“誠信”的力量。也許,瓦爾登湖邊的盧梭,在苦思著生之真諦;那握著明燈游在白天街道的,還有希臘智者的身影,但無論是誰,都沒有忘記,構築人生基座乃是“誠信”二字。

誠信乃人格品位的體現。手握權杖,貪圖榮譽而盡顯性之奸詐、多變的,定不是品格高貴之人;“高堂明鏡”中的白髮只應誠實忠信者擁有,捻著鬍鬚,在江邊痴待著的,才可情如潭之三千丈;在危欄高樓中,守著心底一方淨土,望穿秋水的,是愛之“誠信”;哪怕各守長江之頭,那快報急書,“白頭騷更短”的,是叮囑的誠信……有了誠信,生,因之成為純潔的載體。誠信的高貴,幻化為身中血液,流消在潺潺的河床,浮露高貴的軀幹。誠信乃立世之原則山西票行的老闆,苦心經營得認票取錢的境界,只因有了“誠信”二字。於是便有了“海內最富”的情景,有了更多的“走西口”的哥哥。“誠信”成為高人的無形名片,擁有誠信,走南闖北。誠之閃光,信之耀眼,為世人所讚嘆。

既然誠信乃世間寶貴之物,那為什麼誠信會在命危之時淪為浪中之棄物呢?怕是生命的其他額外點綴迷死人眼……是的,與“誠信”並存的還有許多飾物,如才貌,如金錢。然當佳麗的雙手無奈的推開時,才貌與金錢都不能挽回逝去的感情。用誠信的石子鋪成的路,才是最堅實可靠的。古人的一諾千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乃是此“誠信”的體現。如何握住“誠信”,成為人們所關注。而誠信乃是一種心之清泉,需要山的氣質的燻烤,森林清幽的環境,還有清純的方石攙雜其中。這山即是你自身的修養,這森林正是你周圍的誠信環境,還有那純潔的方石,是等你行動的標誌。

那么,請握住“誠信”!握住誠信,你就握住了徐悲鴻的畫筆,即使畢卡索哭泣的女人再把臉扭曲,也絲毫不會影響你的光彩。因為,誠信是品位,是根本,是鄭板橋筆下的竹,傲立著,獨占一隅。

第三篇:誠信

泱泱古國,悠悠華夏。五千年的歷史軌跡,五千年的文化傳承。五千年的風霜雨雪沒有將龍的傳人的那些優良傳統埋沒,而是歷久彌新,薪盡火傳,古人推崇誠信者,今人厚愛誠信者,歷史選擇誠信者。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仁者,發乎禮,義者,發乎情,止乎心,正乎身。在儒家看來,行仁施義的先決條件為內心的向善,所謂勤心誠意者也。心中信守誠信,方能寧靜安心,進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行義者亦應以誠信為本。義之所存,誠信存之也,讀《大學》《中庸》,一字以蔽之,誠也,誠包羅萬象,誠信是它的具體體現。

在滾滾而來,浩蕩而去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的誠信者比比皆是,荊軻於“風蕭蕭兮易水寒”中作別太子丹,壯士一去,只為報知遇之恩,雖蹈死地亦無怨無悔。伍子胥逃離楚國,得吳王重用,答應替他報仇,從此伍子胥盡心輔佐,縱然之後受猜忌可仍然不改忠心。陶朱公蕩舟西湖之上,得以“千金散盡還復來”的秘訣便是誠信經商,後世徽商,晉商皆履行了這一原則,才有了商行的繁榮昌盛。

誠信在心,將誠信發揮在經商致富中,可以家財萬貫;將誠信延伸到安身立命上,可以後世傳頌;將誠信拓展到八荒六合,四海之內,則可萬民歸心,順天地陰陽、法四季輪迴,運之則五嶽震盪,百川奔涌,諸侯朝服,天下匡正。屈原被發行呤澤畔時,嘆“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他憤恨那些“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他忠君戀闕,心繫國家,屈子一躍,一河碧水為之激盪,千載令名不朽。劉邦入守關中,之所以可以深得民心,在於履行約法三章,秋毫無犯,劉備跨有荊益,保其岩阻之礙,與鄰國交好,於內則治民,誠信於民,是以三分天下;李世民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對百姓有誠信,天下人擁他之王,他便要對萬千黎民百姓謀福祉,是以創造了“貞觀之治”……凡此種種,皆言誠信為人立身之本,天道酬誠信。

因此,傳承民族的美好品質,將誠信貫穿在身心中,用誠信指導我們為人處事,則人生得以絢爛,事業得以輝煌!

謹記,天道酬誠信,誠信伴我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