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創新作文五篇

作文一:談創新

各位好。在進入正題之前,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在一次戰爭中,一艘下了錨的驅逐艦上的船員突然發現,一顆漂浮式水雷正向他們漂來,距離已經很近了,已經來不及解纜躲避了。怎么辦呢?船員們急中生智慧型,跑到甲板上,拿起水管,用水把水雷給沖走了。

按照時下流行的說法船員們實在很有“創意”,說得通俗一些,就是有創新精神:在此之前,有誰會想到用這種方法對付水雷呢?

但是,在一些人眼中,創新是一種神秘的東西,創新的靈感似乎是極其偶然的,如同彩票中獎一般。而我以為不然。倘若你用科學的思想方法關注周圍的一切,你就會發現,靈感幾乎無處不在。

早期的筆與墨水是分開的,人們要寫字時,便把筆伸到墨水中蘸一下。這種狀況持續了很久,但誰也沒有在意。直到後來,制筆業中的一個機靈鬼發現了這個問題,並產生了將二者合而為一的想法。於是自來水筆誕生了。在此之前,用過筆的人何止千萬,卻都與這個發明無緣,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缺乏對生活的關注與審視,也就是細心觀察。細心觀察是蒐集創新素材時必不可少的品質,擁有這一品質的人將比別人擁有多得多的創新機會。而對身邊事物的熟視無睹,恰是一般人的通病,因而創新之神也就與之擦身而過了。

擺脫思維定勢是創新精神的又一特點。思維定勢有時是有用的,它讓我們在解決某些常見問題時顯得更加熟練,但它對創新是有害的。一位母親問老師:“怎樣才以使我的孩子早餐吃雞蛋呢?”老師反問道:“你為何要讓孩子吃雞蛋呢?”“為了補充蛋白質”。母親回答。“那你為何不換一種方法呢?”老師說。於是,次是清晨,母親便心滿意足地看著她的孩子吃起了他最愛吃的牛肉餅乾。在這裡,這位母親的頭腦中有一個思維定勢,即想起蛋白質就必須吃雞蛋。由此可見,思維定勢往往使我們的思路變得狹窄,甚至讓我們無法發現一些簡單的東西。

創新精神還要求人們不要輕易判斷。“判斷”是用已有知識進行的邏輯推理。但是新生事物未必就適應原有的知識體系。因此,舊知識常駐對新事物導出謬論來,人們因此放棄了繼續探索,也就失去了創新的機會。“相對論”無疑是本世紀人類在科學上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但倘若愛因斯坦當初便套用他所學的經典物理學知識進行推理、判斷,得出謬論後便將其放棄,那么他縱然再有天才,也只能在經典物理學的圈子中打轉,很難取得日後的輝煌。美國學者麥可·雷波夫曾這樣說過?quot;幾乎每一項發明都是一個意志堅強的人堅信自己想像力的結果。“話雖有些絕對,卻不無道理。

回顧人類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不斷創新從而不斷進步的歷史。隨著社會進程的加快,人類的創新活動也在不斷加快,人的創新精神也就越發重要。科利華軟體集團總裁寧朝弟在談到人才時認為,資訊時代是物質性極弱的時代。人在意識上的躍進將給企業發展帶來質的突破。因此,一個人的創意比知識更重要。我們作為跨世紀的一代,若想在新世紀的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又怎能不注意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呢?

作文二:談創新

有一個詞在網路這個交流平台上總是被禁止——抄襲。所以我一般用借鑑加上引號來代替這個詞。當然與之相對的還有一個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詞,創新。

何為創新?創造新的東西,便是創新。歷經前人所沒有經歷過的,那便是創新。創新不僅僅是個人,還有民族,還有世界。創新的力量,便是支持著一個人活下去的動力,那是支持一個國家站著發展的動力,那可是推動了一個時代被尊崇的榮耀。

其實我想說一句真實的話。與國界無關,與尊嚴也無關。

很多人說不支持國產就是賣國。其實不然,這樣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國產怎么支持。動漫抄襲,產品抄襲,很多人大言不慚的稱自己為國漫、國產救星,那么你們怎么拯救?不思索怎么創新,只會一味的貶低外國產品?好吧,謾罵也是創新。那么,只會一味的貶低外國產品不去行動這叫創新?其實貶低國內產品的人也有錯,你們爭吵的這些功夫,已經夠國外有多少東西被創造出來上市了。

我其實很期待“中國製造”可以變成“中國創造”,我也曾歡欣的想過,如果真的創造出來會如何,我也這樣的希望過,中國不要因為那些丟人現眼的傢伙而背負上抄襲的罵名。

我希望創新,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創新的主力大軍。

創新,每個人都可以創新,只要你願意創新,如果你想有創新的能力。你暫時比不上別人不要緊,那么為什麼不努力?為什麼要去抄襲?為什麼不用創新去證明自己。

有些人讓自己的名字成為抄襲的代名詞,被人嘲諷還好意思去告別人保護自己的著作權。有些人甚至支持抄襲者,說被抄襲是那些原創者的榮幸。這算什麼呢?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人怎么可以活下去,一個沒有創新力量的民族又如何屹立於民族之林?一個沒有創新的時代又如何永遠留在後人的心中?

創新並非遙不可及,只是人們不願去觸碰它可以帶來的輝煌,他們選擇與它背道而馳,獲得短暫的榮耀,卻背負上了道德和法律的枷鎖,永世不得翻身。

創新真的就這么難么?創新所帶來的,為何不去接受。創新是不竭的動力,它的力量真正顯現的時候,連天地和時光都要為它停下腳步,為它高唱讚歌。

創新的力量可以使一個時代成為榮耀,可以使一個國家挺起脊樑,可以使一個人收穫他所沒有的榮耀和地位,創新的力量可以從頭到尾的改變一段本無法觸及的命運。

它讓我相信未來,它讓一個國家有未來,它讓世界為之震撼,它讓時代為之崛起。

作文三:談創新

現在的學校寫作文要同學們創新,是的,懂得創新是一件好事,現在的社會的的確確需要創新,因為這樣,社會才能有進步嘛!

可是,有的學校嘴上說要創新,但給同學們出的作文題目卻是老得不能再老了。比如說,給初一的學生出個題目叫《我最好的朋友》,要求是要創新,語言生動,字數在600字左右,等等。這么老套的題目怎樣創新呢,不按要求做就得不到高分,叫我們中學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呀,咳!

我覺得,要我們的作文寫得有新穎,學校出提就應該出題出得新穎一些才可以嘛,太老套的題目叫人創新不起來呀,現在的中學生作文書上好象沒有寫這么老套的題目了。創新,創新,作文要創新,首先題目要創新呀,試問題目太老,有幾個人能做到創新?

詩歌藝術乃國之瑰寶。駕一葉舴艋之舟,搖曳在古文化的泱泱長河之中,實在是一種享受。正所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在詩歌的世界中,有人循規蹈矩,成就一代文豪;有人張揚個性,更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我不禁想,哪一種會更好呢?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歷來被一代代文人津津樂道,樂此不疲。男女歡愛,便一定是“淑女窈窕,君子謙謙”;美景良辰,自然是“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四季輪迴,也離不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夜半賞月,大都是“階前月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中規中矩,卻給人以無限的審美愉悅,留下了不盡的想像空間。文豪杜甫,每首詩都要改到村里老太太可以看懂才會罷休,正是這種規範意識才成就了他“詩聖”的美名。可見,“規範”二字對於文學創作多么重要。

條條框框看多了,心中不免有些厭倦,為什麼竹子一定要寫為“天寒修竹娟娟靜,翠袖蒼茫獨立時”?為什麼春景一定要有“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才算完美?難道“深深庭院”,“柳絮池塘”,“冷露晨霜”要被寫千遍萬遍?睿智的古人,早已為我找到答案。

唐代有了李白,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他那飄逸不落俗套的想像,豪放而不做作的詩風,都在向世人顯示著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與眾不同的個性。自從他醉酒撈月溺死江心,其詩文便被人傳誦至今。“夜宿峰頂寺,舉手捫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用調皮的手法,引人入勝。如此還有那“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有那“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試問李白之前,誰會有如此口氣與魄力?唯有這斗酒詩百篇的李白。難怪他會嘲笑杜甫,“借問別來太瘦生?只為從前作詩苦。”呵呵,詩仙就是詩仙。

宋朝時期,有創新精神的人多了起來,詩人們用豐富的想像力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的名作佳篇。面對滿眼梅花,陸游感嘆“何方化作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江心之上,蘇軾也笑道“自做新詞韻最姣,小紅低唱我吹簫。”那一句“昨夜海棠初著雨,數朵輕盈姣欲語”是李清照對海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詮釋!

宋朝末期,美麗的女子成了人們靈感的來源。那一句句“笑妍深深,姿姿媚媚,雅各奇容天與。”“天意與,臉紅眉綠”;那“粉香容,淡眉峰”著實令人心馳神往,不能自拔。

可見,創新意識對於文學創作是多么重要。文人往往在規範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想像,便成就了千古的絕唱。規範固然重要,但我認為,如果沒有了創新,很可能不會有如此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絢爛多彩的中國古典文學。

作文四:談創新

曾經有一位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民族沒有創新,那么這個民族就不能發展。”是啊,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但是創新又離不開教育。這不禁使我聯想到我國當代的教育現狀。

眾所周知,每屆世界奧林匹克的數理化比賽中,我國派出的選手們總是不負眾望——包攬全部的金銀牌,而在諾貝爾獎項中,總和我國無緣。按理說,這些獲得奧林匹克獎的中國選手們應該也能捧回諾貝爾獎盃,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這與我國的教育觀念密密相關。在我國的大部分學校中,學校只注重學生的基礎教育,卻忽視了對其探索未知的培養。這就使中學生探索未知的願望變為幻想。許多教師也想教給學生新奇的、開闊的、靈活的知識,但一看到考試的“緊箍咒”,就不敢“越過雷池一步”,回到“正軌”上來。許多學生更是被考試指揮棒轉得昏頭轉向,無以適從。這是畸形的教學扼殺了大多學生敢於質疑、敢於創新的精神。

然而,美國的教學方法就與我國大不相同。在美國某一課堂上,老師教學生用氣壓計測量樓房的高度時,那位老師便把學生找來,不是教訓一頓,而是耐心地問:“還有別的方法嗎?”學生答道:“方法多得很,我可以把氣壓計拴在繩子上,從樓頂順下來,再測量這根繩子的長度……”我不得不佩服這位學生的想像力和創新力。如果這位學生出現在我國則會使大部分老師怒髮衝冠,覺得該學生是故意抬槓,譁眾取寵,搗亂課堂秩序。因為這位學生用了老師沒教過的方法。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上,如果只用“老師教過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不創新,那么科技如何發展?據說,近年來,全國的小發明僅僅是改造了一些黑板擦,臉盆架等。這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學方法守舊肯定有之。

我國某一教育家曾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點,然後問剛入學的小學生說:“這是什麼?”他們回答是:“綠豆、月亮、鷹眼、桌球、燒餅……”,而拿同樣的問題問國小畢業生,他們卻回答是:“小數點”、“粉筆點”。可見,僅僅是國小畢業,人類可貴的想像力就被禁錮到這種程度。這充分說明我國傳統的教育體制和教育方法嚴重阻礙了創新思維的發展。

在當今社會,科技爆炸,知識更新速度快得驚人。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如果我們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那么我們也就應了孫中山先生說得那句話:“落後就要挨打”。要培養出創新人才,就要求老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教會他們如何發現知識。正所謂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綜上所述,只有教育的改革,教育方法的改變,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創新人才。

作文五:談創新

因此,社會的每一進步,不僅僅是科學家的事情,科學家的發明與創造只能為我們的生活與工作製造美好。但面對社會的無法寬容的體制與氛圍時,其活躍的思維會遭遇扼殺,剩下的或許就是我們這樣的原始狀態:交通工具,基本靠腿。

不由得想起大約2300年前希臘偉大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他認為物體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約莫400年前,義大利的科學家伽利略並不因為亞里士多德說過了什麼就輕易相信,他通過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建立了自由落體定律:一切物體如果不受空氣的阻力,在同一地點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加速度都相同。伽利略有如此的創新精神,便建立了物理學中的自由落體定律、慣性定律,並發現了拋體運動規律、擺振運動規律等。

雨果說得好:“即使你成功地模仿了一個有天才的人,你也缺乏他的獨創精神,這就是他的天才。我們來讚美大師吧,但不要模仿他們。還是讓我們別出心裁吧,如果成功了,當然很好,如果失敗,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應提倡創新,而且要敢於創新,而不去步人後塵、拾人牙慧。年輕的朋友們,趁我們正值青春年華,努力吧,願我們有所創新,有所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