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他人開一朵花

少女喜歡玫瑰,老人喜愛秋菊,文人詠嘆荷花,寒士讚賞臘梅……花是世界的春色,花是人間的溫馨。躺在病房中,友人送來一束鮮花,你會頓感春意融融;晚會上登台唱支歌,兒童獻上一束鮮花,你會倍加歡欣鼓舞。人在旅途,孑然落寞,路旁一朵花兒向你頷首,會驅走你心靈的孤獨;老人獨坐黃昏,窗台上一盆雛菊倏然怒放,會給你帶來生命的驚喜……

五色迷目、嬌態可掬,只是花的形象,而“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才是花的精神。讀毛姆的小說看過這樣一段情節:種花老人桑迪?巴雷特正準備回答兒子“如何做人”的提問時,卻發現兒子腳下踩翻了一盆玫瑰,老人說:“你踩傷了玫瑰,玫瑰卻給你的腳底留下了清香!”兒子似有所悟地臉紅了,老人揮了揮手說:“去吧,為他人開一朵花!”

“為他人開一朵花”,這句話成了英國一代青年做人處世的格言

欣賞美好是人類的天性。只要不是心靈扭曲、情感異化的人,都會對花兒報之微笑。鄰居家有一個青年,高考落榜後去一家腳踏車修理店當學徒,有人送來一輛車胎漏氣的腳踏車,青年人認認真真地將車胎補好後,手頭再沒活幹了。他本可以悠閒地坐下來抽一支煙或和同事聊聊天,但他卻為這輛腳踏車的各個部件加了油,又將車圈、車架的銹斑全部擦得鋥亮亮的,簡直整舊如新,其他的學徒笑他多此一舉。後來,車主將腳踏車領走的第二天,青年人就被挖到那位車主的公司上班。原來,“為他人開一朵花”就是這么簡單。

一位中學的生物老師在課堂上被一個學生的提問難住了,她記起這位學生的祖父是大學著名的生物教授!於是說:“這個問題請教你的祖父,他一定知道。”學生回家對祖父講了,祖父沒有說一句話卻提筆給孫兒的老師寫了一封信,信上詳細地作了解答,並說:“您是孩子的老師,問題還是由您在課堂上回答,不要公開我的信。”這位生物老師讀完信後,心中充滿了敬重與感激,一輩子記住了這位教授的美德。

一位學者說:讓自己的生命為他人開一朵花,為他人燦爛一片心地,增加一縷溫馨,添一份生存下去的理由,多一點向上攀登的勇氣,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質量……“能為別人開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為別人繽紛的讚美是真誠的,能為別人的生活絢麗而付出的人是不尋常的人,這類人必定有高貴的精神,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靈。這類人是人心的旗幟,人世的脊樑,人群的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