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格物致知長駐心間

格物致知,是明朝大哲學家王陽明所闡釋的,但是,格物致知在今天發達的21世紀,卻有了新的意義。

強調“格物致知”,是通過觀察事物來領會其中的道理,雖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中也含有一定的哲理性。書上的很多理論是抽象的,不具體。單靠聽,學這種理論是沒有用的,而單純的依靠理論行事是可笑的,不切實際的。就像圖上畫的那樣,井中固然有水,可井中又怎么會有魚呢?有的時候,不是死讀書,讀死書就可以了。事情需要自己親身去做,才能明白其中的淵源道理。

所謂格物致知,字典里的解釋是這樣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簡單來講,就是通過實踐來獲得真知。陸游有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強調的也是實踐獲得真知的重要性。格物致知,放到《大學》中,也有它的一番意義。我理解為,通過實踐活動來獲得真理,得到真理後利用真理來誠意。意誠而後心正,正心而後身修。的確如此,只有心意真誠才能夠使心態端正,心態端正才能夠修身養性,修身養性才能達到一定的境界,一種狀態。

除了修身,《大學》中最具有借鑑意義的,就是誠意中“慎獨”了。所謂“慎獨”,說的就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君子在人前人後的表現如一,而小人,卻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大學》中說:“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知,見君子而後厭然,人之視己,如視其肺肝然”。說的十分有道理。只有內心真誠,表現才能端正,只有誠於中,才能形於外。

但格物致知,王陽明有闡釋,《大學》有闡釋,著名學者丁肇中也有闡釋,但是,無論怎么樣,我們都要讓格物致知精神長駐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