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五歲時,來了個女的,也不知道叫什麼,反正是我媽認識的人(織布的),沒錢,就像到我家住幾天,等弄到錢再走。由於媽經常不在家,所以那幾天她便成了我的“保姆”。

阿姨?會是怎樣的呢?會不會很懶惰?很討人厭吧?一隻媽媽說阿姨,我就想起隔壁的那個小姨,又懶惰又愛說話,做事就是收拾飯碗,拖拖地,洗洗小孩的衣服,喂喂奶粉,別的一律不管,我真害怕來我家的也那么懶。阿姨?一定很沒文化?要不然幹嘛當織布的?我這么想著……

媽媽走的那星期六,阿姨來了。呵!果然像我想的那樣,是個“貧困戶”。這個阿姨,人長得高,身子胖胖的,哼,她能管好好,我就不信了!我私下問爸爸,哪兒來的破阿姨。“是媽村的,你叫嬸嬸,你忘了?你小時候在她家玩過?”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告訴我,“你嬸嬸她啊,她很直率,想說就說,人很好的。”雖然爸爸這么說,但我才不相信呢!

每天,我對她的態度都很冷漠,總是很輕蔑的看待她,而嬸嬸也不理睬我,只要媽一來,就和媽談家事。拍馬屁——我對她的一切都不喜歡,有點不爽的感覺!可是,後來我才發現了阿婆身上的優點。自從媽媽回到家後,黑皮就又打滾又嚎叫,好像餓著了似的,媽媽就躺在床上,累得不願起來,那時爸爸不在家。家裡里里外外,大大小小,都是嬸嬸一人在打理。我還要玩,所以燒飯、洗地、洗衣服等,還有買菜,一切都是嬸嬸打點。白天她累了一整天,晚上,黑皮又重複早上的鬧劇,媽媽沒力氣哄,一直熬夜到通霄,早上七點又去買菜、燒飯。每天,幾乎沒有一點時間休息,她都也只是捶捶背,繼續幹活。慢慢地,我開始接受她,幫她一起乾一點幹活,一起幫忙,為她分擔。嬸嬸每天都精疲力盡。她雖然自己累,但還每天給我們講笑話,教育我,看來,以前是我看錯了嬸嬸。再後來,嬸嬸在我家待了一個多月,其中她辭掉了織布,改做掃地的了,這樣,每天在街上都可以看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