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求學路

當我滿12歲時,我家裡來了一位戴呢帽的客人,媽媽叫我喊“大爺”,後來才知道他是住在城裡的一位同姓本家。大爺是走南闖北的生意人,見多識廣,知書達禮。在吃飯時,這位大爺一再勸父母要設法給我讀書,還講了一些“窮不丟書”的道理。

從那以後,我一連幾天都做夢上了學。父母見我上學心切,家中又無錢,暗暗地流下了眼淚。

八月的頭一天,爸爸對家人說:“今年大家熬一熬,雞和雞蛋都不吃了。”說完話就把媽媽精心餵養的20多隻雞和一些雞蛋全挑到街上賣了。再向鄰居借了一些錢,湊齊了我上學的費用。

我就像過節似的隨爸爸到鎮上的國立國小報名。教師見我個兒很大,還有點文化基礎,在“私塾”里讀過幾本“之乎者也”的書,就把我安排在人數較少的五年級二班。一發下課本,我驚呆了,有國文、數學、自然、歷史、地理等。老師講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真是心急如焚,老師也為我著急。我的班主任是一位30歲開外的女老師,姓王,教國文課。她對學生從不發脾氣,聽說還是大學畢業的呢。一天下午放學後,她把我帶到她的宿舍,滿面笑容地遞給我一本筆記本。我打開一看,第一頁就是王老師用毛筆寫的16個正楷字:“樹立信心,不怕吃苦,虛心好學,持之以恆。”唯恐我不理解,王老師還給我講了一個“鐵棍磨成繡花針”的故事。我不知說什麼好,兩眼含著熱淚,雙腿跪在王老師面前說:“您真是我的好老師,我一定聽您的話,戰勝困難,做個好學生。”從這以後,每天下午放學後,老師都在宿舍里等著給我補課。勤能補拙,不到一學期,王老師送給我的筆記本都抄滿了。課外書上的好文章、詞語、格言諺語等,我本子上都有,並且我都能背誦。在那種奮發圖強的情況下學到的知識我真是終生難忘。

背著媽媽用土布縫的書包,穿著媽媽用土布加雞蛋白做的雨鞋,我走在那風雨阡陌道上求學。第一學期的成績單上,我的各種成績都在75分以上。王老師在全班表揚了我,還私下獎勵了我一把雨傘。第二學期我的學習成績,已成為班上前五名,並越級考取了鎮上的初級中學。

解放後,我到處打聽,都沒有找到尊敬的王老師的下落。

幾十年的風霜雪雨已成為過去。今天和同學們談這些事。也許會有人認為它是“天方夜譚”。然而,中國的歷史確實走過這樣的路。如今,我已成為一名老教師,一名國小校長,我只想對同學們說:“孩子,我愛你們,你們要珍惜時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