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善良一個空間

小時候,大人們叫我“小英子”,因為我長得很像那個皇城根兒下的大眼睛的小姑娘,並且同樣腦子裡有一個誰也讀不懂的世界。

我們新搬到這兒的時候,房前是一片長滿了蓑草、雛菊、打碗花和紫孔雀翎的荒地,還有一條靜靜的河(我們這兒差不多是城郊)。每天我都要和外婆到地里去挖菜,直到有一天外婆很嚴肅地對我說:“咱們可不能再到那兒去了!”

“為什麼?”我問。

“那兒有個孤墳,多嚇人!”

“什麼叫孤墳,埋的誰呢?”……

儘管外婆不告訴我,我還是從大人們那兒聽了來:孤墳是一種沒有碑也沒有人來探望的最寂寞的荒墳,而據說那座孤墳里埋的是一位苦命的母親。她30歲上丈夫病故,兒子又聰明又可愛,可是孩子12歲時又在放學路上被車撞傷,不久也死了。從此那個母親瘋了,最後死在她的小屋裡。二十幾年沒有一個人來看過她,也沒有人為她流淚。

儘管我害怕,可我還是有一天獨自去了那座孤墳。那是一座小小的,孤單的,很難發現的墳。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媽媽,她每天都把最親愛的孩子摟在懷裡。可是這個同樣善良的婦人卻這樣不幸……於是,一種同情與憐憫緊緊地抓住了我稚嫩的心,我的眼淚流了出來。至今,我仍為我的眼淚而感到欣慰和滿足。

後來,荒地上建了一個加工廠。荒草,孤墳,和那些兒時的記憶完全被淹沒了。

再後來,我才發現自己是多么易感,多么不堪一擊,多么不夠硬,不夠冷。於是中學時代我最難忘一個男生給我的賀年卡上所寫的那句歌詞:“衷心祝福你——善良的姑娘。”

有一天上街,和一個同學邊吃冰激凌邊聊天。突然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拽住我的衣角,他是個長著一隻小翹鼻子的可愛的孩子,一雙小髒手上還有幾道血痕。

“姐姐,好姐姐……”他拉住我不放。

這時來了一輛車,同學一把將我拉走,兇巴巴地對我說:“現在不要理這些要錢的,都在騙人!”可是我卻一直忘不了那個孩子,忘不了那種乞求的、無助的目光,仿佛我做了一件很冷酷很無情的事一樣。

大家說我一定容易上當,我卻不同意。我只是允許我自身的一種柔弱、同情、憐憫和善良的愛的本能儘量流露出來而已。可是其他人呢?你還會在心裡為幾許純淨透明的東西也就是善良留下點空間嗎?你還會為同樣渴望幸福的卻無辜遭到不幸的人而分擔痛苦嗎?你還會允許你保存一點稀有的,願意隨時拿出來的不去討價還價的勇氣嗎?你還會心甘情願地面對一個無助的人,付出你熱情的毫無欺騙也不求回報的幫助嗎?

其實,我們千萬不要全部把自己磨得有稜有角,把所有的柔弱和善良都抹去。也許恰恰是那些圓潤的、和順和溫柔的地方才是經歷了歲月的洗禮和熔鑄後可以永遠留下來的最寶貴的最真實的最值得記錄的印證。如果你是個善良的人,那么千萬要保持好你的那個空間,去容納更多的屬於你的快樂和憂傷。人塑造自己不是為了讓自己變得尖刻,銳利,可以傷人;而是要允許自己脆弱,珍惜自己的溫情,帶給更多的人友善與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