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角度

母愛,有時也是一個傾斜的角度。

——題記

還清晰地記著小時候的每一個下雨天。下午還未放學,就下起了傾盆大雨,怎么辦?媽媽那么忙,會來接我嗎?我呆呆地望著窗外灰濛濛天和從天而降的大雨,然而,當我和同學們在教學樓的大廳避雨時,眼睛往校門口那么一瞥,便會看見一朵猶如“勿忘我”似的“傘花”,它讓我驚喜萬分。

在媽媽撐著的傘下,再也感覺不到雨的肆虐——儘管傘外的天空依舊落下一串串的雨滴。我高興地在傘下又蹦又跳,嘿嘿雨,我戰勝你啦,你再怎么下,也弄濕不了我!卻孰不知媽媽的半邊肩膀已濕透……

記得六年級的一個下午,早上明明還晴空萬里的天一下變得烏雲密布。大雨不期而至。我知道,那朵“勿忘我”一定已經等待在校門口了。

還是媽媽撐傘,我在一旁挽著她的胳膊,一個抬頭時不經意的瞬間,我竟然發現那傘幾乎半邊以上都向我這兒傾斜,媽媽的半邊衣服已濕透,雨水順著衣服的褶皺滑下,濕透了的衣服緊緊貼在背上,想起曾經的我好奇——不大的雨傘怎能遮下2個人。我突然明白了什麼。

“媽,傘歪了。”

“哪有,傘沒歪……”

我不再言語——但不代表我認可了她的話。

心中思緒潮湧:平日裡對我嚴加管教的媽媽,我出門前千叮嚀囑咐的媽媽,曾經在深夜裡徹夜不眠照顧生病的我的媽媽,甚至是十幾年來習慣這樣為我撐傘的媽媽,又何嘗不是愛我的呢?

平日裡我與母親的吵架已是家常便飯,雖想著要體諒母親的苦心,但又被怒火充斥了頭腦。

有首小詩,叫《矛盾愛》:

“握了無數次的筆,寫了無數次的篇章。

為什麼要站在兩個立場上呢?

前一秒鐘寫下愛她,後一秒又加上恨她。

矛盾的人啊!矛盾的文章。

可是等到無奈時才想起。

逝去的與未逝去的,其實是一個概念。

花開的時候,我看不見你的眼淚,花落,只是再一次回味了遺憾。

不要總是傷媽媽的心,其實她很愛你,原來愛是為了對比恨她,恨是全力推動愛她,一切矛盾並不矛盾。”

想起季羨林的《永久的悔》。人啊!你要失去多少,才會真正學會珍惜!

又是一個下雨天,此時已經與媽媽一樣高的我撐著那朵久違的“勿忘我”,也似從前母親對我那樣向她那兒傾斜了30度。

愛,有時只是一個傾斜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