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浪深處的家

書之所以成為世世代代相傳的寶貝,是因為它適應於任何速度的瀏覽,而每一次,你都能在不同程度上發現新的感觸,找到新的情緒。再讀《草房子》,那麥浪滾滾的金色海洋,那純真少年的成長故事,那關乎於最美的年紀里最純真的感情,一切的一切,竟讓我想起當年的青銅葵花。

那是讀曹文軒老師的第一本書,便奠定了他在我心上不變的語言基調。他努力寫書給孩子們,他也努力描繪著生活;他寫的故事帶著溫情的色彩,卻也能將寒冷的片段同樣呈現。他告訴我離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他也類似打擊般的強行教我們面對死亡,給美更好的發揮空間,更恨更多的解釋權利,給愛更多的表達餘地,給幸福更全面的註解定義。

那會兒,是哥哥和妹妹間相互依靠的日子,葵花有善良樸實的青銅作伴,度過了生命中最美麗的年華;而今,桑桑在童年時代就經歷了人生中看似平穩而實則的大風大浪,面對離別,面對死亡,面對純真的感情——那是一段孩子們心上共同的美好記憶,那是一份珍藏在腦海間不會磨滅的痕跡。

很多時候,特別是在這樣動人的時刻,我總想設身處地的去一次大麥地,去一次他們的草房子,或許那裡的生活會很艱苦,或許那裡的日子並不如現在這般愜意,但我卻第二次有強烈的衝動和欲望背離眼前的喧鬧,穿越那比我還高的麥田,深處就是算不上華麗的國小。

——我想,我應該會沿途采些漂亮的花兒做個花環,獻給那裡可愛的孩子們。給青銅帶一本字典,給葵花送一件新衣裳,讓桑桑也擁有一架遙控飛機,和他的鴿子們一同翱翔……

我總是這樣,一旦沉浸在一個故事裡,就會長時間的想要它停留在現實生活中。我相信,在過去的年代裡,中國農村真的有這樣平凡的場面,我更相信,無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的日子裡,中國乃至世界的孩子們始終會保留這一份童年時的純真,沒有恨的陰影也就沒有煩惱與憂愁,有了愛的相伴就始終能找尋到生活的希望。

是曹文軒老師的筆,帶我從青銅葵花走向了草房子;

是麥田裡的故事,吸引我從沒有血緣的親情流淚到感人至深的友情。

這生命中一切純真的、美好的感情,都在童年被呈現出來,多年後或許我們再沒了當時的義無反顧,再沒了當時絕對公正的天平,再沒了當日熱火朝天的快樂氣氛,但總有這樣一支筆,替我們記下過去的點點滴滴,作為筆者,這是幸福的。

而作為讀者,感謝這兩冊書所帶我的震撼,讓那片沒有雜質,會永遠寧靜的大麥地,留在這顆追憶年少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