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來同歌競風流

十年前機關機構改革中,我和老伴雙雙離崗。當時,思想一下輕鬆起來,“老牛自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離崗後的我們,由於沒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便傾盡全心,隨心所欲地乾自己喜歡幹的事了。

愛靜的我,多是獨坐書齋,或讀書看報,或奮筆寫作,更覺其樂無窮。一時間,收穫頗豐,隨著一篇篇文章見諸報端,身上的毛病也接踵而來。由於靜多動少,先是頸椎病犯了,而後是腰腿疼,下樓就困難。醫生檢查結果是:坐的多了,血流不暢引發,讓服藥後多活動。

愛動的老伴,每天一大早就“全副武裝”,左肩挎劍,右肩挎棍,手裡還提著“太極扇”和“健身球”。一天到晚“打拳、舞劍、練棍,玩扇、甩球、跳舞”忙的不亦樂乎,一段時間之後,雙腿和胯部也開始疼痛。醫生檢查結果是:運動過量,讓服藥後多休息。

拿著醫生檢查的結果,我們倆一下子都懵了。看來老年夫妻離崗退休後,不能“單打獨拼”,韌著性子“老死不相往來”。只有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尋找一種適合雙方健身運動的方法,才不至於造成“兩敗俱傷”的惡果。

於是,我想到了唱歌。這是我的長項,從小就跟著父親的二胡唱各種歌頌毛主席的歌曲,上學後又學會了吹口琴,並藉助口琴讀簡譜。戎馬生涯二十年,又在部隊宣傳隊搞創作,我自己編詞譜曲的小歌劇《啞炮彈出現之後》,還獲得全軍匯演一等獎。“解甲歸田”分到政府機關後,雖每天與材料、信息,簡報打交道。但每遇外出檢查或單位過節處室出節目時,也偶露“崢嶸”贏得“滿堂彩”,為此我寫了篇《老來放歌亦瀟灑》還見諸報端。

有了想法後,我就尋找能說服老伴的理由,有篇談唱歌好處的文章說,減肥專家研究,唱完一首歌的氧氣消耗量,和跑完100米效果相當,被譽為“增氧健身法”;唱歌的合理用氣,會不斷增加肺活量,並運動胸、腹,似“體內按摩”;唱歌是一種情感的宣洩和釋放,它能愉悅心情,使不愉快和煩惱隨歌聲煙消雲散;同時,唱歌必識譜,唱譜和背譜又可以鍛鍊記憶力,是延緩衰老和防止老年痴呆症的“良藥”。

當這些道理講給老伴聽後,本想她會拒絕,沒想到老伴竟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我暗自慶幸:知我者老伴也!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要真正把老伴“俘虜”過來,做到“夫唱婦隨”,就應先從老伴的愛好抓起,投其所好。於是,我以學生姿態,錄製了屠洪綱《中國功夫》太極拳伴奏曲,拜老伴為師,我唱歌詞,她教動作,伸手、蹬腳,“婦舞夫隨”一唱一動,雖練得汗流浹背,膝蓋直疼。但相互心裡“磨合”,她學會了唱歌,我學會了打拳。“哼唱”著歌曲,翩翩起舞,如痴如醉,共享其中之樂,陶醉於幸福之中。

心理“磨合”的成功,使我和老伴之間有了共同的興趣和語言。每天除了打拳,我們就到原人民商場西邊廣場參加老年們唱歌活動,這裡有市直和文化局老幹部合唱團的同志。不久,他們就介紹我參加合唱團,盛情之下我加入了文化局老乾合唱團高音部,有時我參加活動走後,老伴就自個拿歌片到廣場唱歌。

但是,“好事”未經“多磨”根基不牢。一次,我從合唱團回來路過廣場發現老伴沒來唱歌。回家問及,老伴嘆息道:我真不是唱歌的料,老是張不開嘴,放不開調,還是別受那份罪好了。事後問歌友得知,老伴唱歌時喉頭緊放不開,要么小聲唱、要么用假嗓子飆高音,唱到只有針尖那么細的一縷聲音,再用勁,一抖,就疵了,常引發不少人關注,她自個也不好意思。了解到這些情況後,我聯繫自己在部隊宣傳隊時,每天站在長江邊練聲的實際。認為老伴本來就沒多少音樂細胞,都年過半百了也沒練過一次聲,出現此種情況是正常現象。

癥結找到後,我覺得要使老伴樹立信心,重返唱歌現場,就必須讓她多吃“小灶”,加強聲樂“訓練”。當時,正值女婿所在部隊出外訓練,為了照顧女兒,我們搬到女婿家。在照顧孩子之餘,針對老伴情況,我編了首“練聲曲”,並加上歌詞,取名《老來伴》。每天早晚,我倆都到亞太康樂園前沁河邊廣場練聲。尋聲而來的十多人也跟著練。經過一段“訓練”,老伴熟識了簡譜,嘴張開了,調放開了,敢用真嗓跟著大夥“唱”了。同時清水園小區,幾個和老伴有同樣“毛病”的歌友,也高興地說:“通過唱‘練聲曲’、喊嗓子,我們真的知道咋唱了,敢唱了。”

歌聲引得歌友紛沓而來,不多久,發展到30多人。大家說我唱歌聲音洪亮具有磁性和穿透力,讓我講講這方面的知識。應大家要求,每天練完聲後,我邊講邊教歌。我覺得,唱歌首先要“咬字”清楚、讀字準確,使人明白歌詞內容。漢字讀法分字頭、字腹、字尾。唱時只要按頭、腹、尾用唇齒舌把每個字“畫”出來,才能唱得優美、動聽;再者唱歌不是扯著嗓子喊,而要用丹田之氣。練習丹田唱法,先要放鬆全身,嘗試吸氣時肺部和橫膈膜擴充,呼氣時小腹收縮。

發音不是從嗓子裡把氣壓出來,而是用小腹力量把腹部的氣體擠壓出來。為了便於大家“練習”,我把《祝福祖國》這首歌放緩節奏作為“練氣歌”,教大家唱時吸氣要快,呼氣要慢,邊唱、邊練氣息;其三是,要合理運用好共鳴腔。人體的共鳴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頭腔。胸腔包括喉頭以下的氣管、支氣管和整個肺部,唱低音時作用最大;口腔包括喉、咽腔,唱中音運用比較多;頭腔包括鼻腔、上頜竇、額竇、蝶竇等,主要運用在高音。運用好這些共鳴腔體,聲音就會變得圓潤而豐滿。我邊講邊逐“腔”展示。使大家明白:“共鳴腔”並非“歌唱家”的“專利”,只要認真練習,每個人都可以掌握。

歌聲相伴,時間過的飛快。經過一段教、練、唱,大家學會了《父親》《母親》《兒行千里》等十多首歌曲。再看這時的老伴,不但唱會了所學的歌曲,還每天跑前跑後,招呼大夥練習,對有畏難情緒的歌友,還用自身經歷現身說法。一次教唱《母親》,當我為大家示唱一遍後,有個女歌友想到逝去的母親,哭了起來,老伴過去拉著歌友的手說:“別傷心啦,我們要把對母親的思念融進歌里,用發自內心的聲音唱出來,母親在天之靈是會聽到的。”老伴的一席話令在場的歌友們都十分感動。歌友們想著母親的恩情,很快學會了這首歌。

“也許有了伴的路,今生還要更忙碌”,“所以悲傷著你的悲傷,幸福著你的幸福”。老來同歌十年間,儘管我倆為照顧年邁父母和孫輩,幾經搬家,但是每到一處,無論寒冬酷暑,颳風下雨,十年如一日,堅持白天唱,晚上唱,四季不停總在唱。滏陽公園湖邊、木亭下有我們的足跡;叢台公園土山、河旁有我們的腳印;趙苑公園橋旁、岸邊有我們的身影;龍湖公園竹林、湖邊有我們的歌點;就連開發區廣場、土丘上也留下了我們的影蹤。每到一處都有歌友不召自來,對歌友索要的歌片、“練聲曲”,只要帶的有,都儘量滿足大家的要求。十年來,我們唱出了熱情,唱出了活力,唱出了朋友,也唱出了快樂和健康。我和老伴的頸椎、腰腿疼等多種慢性病,自從唱歌以後,均得到明顯改善。現在我們吃得好,睡得香,身體好了,醫院也少跑了。

同時,夫妻同歌,“主唱”只有我倆,步調更易統一,活動空間更大。可以合理安排,避忙就閒,不受時間、場地、家務等限制,可在安頓好父母吃喝拉撒之後,也可在送接孫輩上下學之間,還可在兒女不上班的“雙休”“節假日”。總之,只要有大塊時間我們就提上水杯,背上歌片,步行或騎車就近找“地方”“大唱一回”;沒大塊時間就見縫插針地“小唱或默唱”,有時在醫院裡照顧老人或自己打點滴把歌片帶上,默記默唱著就病癒出院了;有時照顧孫輩推著兒車把歌片帶上邊走邊唱孩子就長大了;有時溜圈逗灣把歌片帶上邊走邊唱身子骨就硬朗了;有時晚上乘涼把歌片帶上橋頭路燈下唱著唱著新歌首首就學會了。

我倆與歌結緣之後,迷得如痴如醉,一往情深。但對歌曲與健康還缺乏深入研究。

那天,在滏春美食林廣場唱歌,偶遇一位患嚴重心臟病的歌友,她講去天津做手術時,令醫生吃驚的是那么重的心臟病,肺部竟沒絲毫感染,醫生奇怪之時,看到她放在床頭的歌片,才知道是唱歌“創”下的奇蹟。她說:“是唱歌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出院後這位歌友又活躍在唱歌現場。

這位歌友的經歷,更加堅定了我們唱歌的決心。

原來唱歌竟蘊藏這么大的一種力量!歌聲原本不是唱給別人的,而是人體的一種需求,生命需要唱。愛唱歌的人,眼裡沒有消極和悲觀,只有激情和活力;愛唱歌的人,有一顆年輕的心,胸中時刻躍動著歡快的音符;愛唱歌的人,每天都過得有滋有味,生活對他們來說,是一段美妙的交響曲;愛唱歌的人不會老,那是因為,歌聲如同興奮劑,不斷激活無數生命細胞,使機體始終充滿著活力。這樣就能防疾祛病,益壽延年。

從那天起,我倆重新認識了唱歌。

歌聲對老年人來說是一種激勵,它能使人情緒飽滿,直抒胸臆;歌聲又是號角,可以摧人奮進,矢志不移;歌聲更是一劑良藥,可以釋解鬱悶,消除心中不快;歌聲還是一架橋樑,連結著人間的親情,愛情和友情;生活中沒有歌聲,就會變得毫無生機;交往中沒有歌聲,就會顯得寡淡無味。高興時唱歌,可以讓你心如海闊山聳;煩惱時唱歌,能把你心中的不快連根拔空;身患病疾時唱歌,能調集正能量使你精神振作血脈暢通。雖然我們的歌沒有歌唱家那樣優美動聽,但那卻是來自心底的共鳴,滿腔的熱血滿腔的情,同樣可流瀉出欣悅、歡愉、悲戚、懷戀,傳達出老年人的幽幽心聲。它可以提高晚年生活的質量,促進身心健康,不知老之以至,活出健康,活出年輕。

人生可以沒有高官厚祿,沒有金錢相擁;沒有兒女相陪,沒有豪車接送;但不可以沒有歌聲。歌聲可以陶冶情操,撫慰心靈。十年來,我們倆已把唱歌當成生活中最愉快、最舒心的事。唱老歌,激發愛國熱情,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唱軍歌,回憶戎馬生涯20載,離多聚少,更加珍惜老來相伴的歲月;唱父母,深感父母一生艱辛,更加懂得感恩;唱朋友,感悟友誼之珍貴,更加呵護人間真情;唱情歌,重溫年輕時浪漫生活,令人陶醉其中,留連忘返;唱自然,仿佛融入花叢之中,進一步喚起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唱歌十年間,我們不但訂閱了《歌曲》雜誌,書架上堆滿了歌曲書籍,而且還在網上下載建立了“歌頌祖國”,“歌唱人間真情”以及蔣大為、閻維文、呂繼宏、王宏偉、劉和剛、郁鈞劍、彭麗媛、宋祖英、祖海等歌唱家的“歌庫”,每當從電視、廣播上聽到歌唱人間“真情”歌曲,我們都“設法”找到。一次,聽到廣東省青歌賽有首《孩子媽》歌曲,我和老伴都很感動,但各種渠道均未找到,於是我就用錄音機錄下,邊聽邊記詞寫譜,硬是把整首歌“寫”了出來。也就是這首歌唱“哭”了不少歌友,索要歌片者甚多。靠錄音記譜的還有王宏偉的《口碑》、彭關心的《下輩子還牽你的手》、劉斌的《一封家信》、彭麗媛的《戰友你好》、衡越的《跪天跪地跪親娘》以及耿為華的《還是家溫暖》等歌曲。

俗話說:萬事熟能生巧。歌唱的多,譜裝得多了,我們便產生了“寫歌”的念頭,十年來,我先後寫了《家在邯鄲》、《忘不了你—邯鄲》、《老來伴》以及《老酒最濃老伴最親》等歌曲,經我和老伴演唱後,在社會上產生不小的反響。當文化局合唱團歌友把《家在邯鄲》一歌,帶到滏陽公園橋東一合唱隊時,他們立即進行教唱,並還根據歌詞內容分為男女領唱及合唱,為了唱出創作這首歌時的情感,他們幾經周折找到我女兒工作單位,讓女兒告之,早6點到他們合唱點。第二天一早我趕去聽他們演唱後,從創作初衷,及每句詞曲的含義逐一講解,旨在讓大家唱出邯鄲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講完後,我先示唱,爾後在電子琴伴奏下,讓大家裝著每句詞的意境,深情地、充滿自豪感、幸福感地唱了一遍。歌友一致反映:這一遍與之前唱的是不一樣了。此後他們把此歌作為演出主打歌,逢演必唱,受到聽眾好評。

同時,我們還把自創歌曲印製了300多份,每次唱完有歌友索要,都拱手相送,有學唱者當場施教。一次在龍湖公園教唱《老來伴》時,有位歌友不斷落淚,後來得知她老伴剛去世不久,我們在安慰的同時,又唱了《不白活一回》《活出個樣來給自己看》等歌曲,使這位歌友心情明顯好多了。同樣情況曾出現在叢台公園的土山上,當時有位住在老地委家屬院的“空巢”老人,老伴去世,子女又在外地,孤獨寂寞的她曾想到“死”,聽我們唱《不白活一回》後,含淚訴說了她的心事,並說:“想開啦,這首歌使我增加了活下去的勇氣,你們能再唱一遍吧。”聽了老人話,不由陣陣心酸。我們又接連唱了兩遍。並用加上的一段歌詞鼓勵她“不白活一回,無怨也無悔……活就活他個老有樂,活就活他個老有為,活就活他個人增壽,活就活他個健又美,活他個夕陽燦爛放光輝”。從此,這位老人成了我們的忠實歌友。

老年朋友們,也許你剛剛離崗,也你許已經退休,也許你正在為夫婦沒有“共同愛好”而憂心忡忡。我們這代人,一生大半輩子為事業、為父母、為家庭、子女而忙碌、活得很累。如今剩餘時間不多了,該為自己好好活一把啦!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老夫老妻們一定要珍惜“有限”相伴的餘生!儘快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變“孤雁單飛型”,為“鴛鴦戲水型”。夫唱婦隨,怎么開心就怎么過,做你們想做和願意做的事,不管別人怎么看,怎么說!因為我們不是為別人的好惡而活的,要活出一個真實自我。

來吧,不妨一起來唱歌吧!歲月無情歌有情,讓我們在歌聲中品味人生,相信在你一生中總有幾首歌長久留在心中。時間在流逝,但那歌、那情、那人、那景,愈加顯出難以忘懷的魅力,時時再現記憶的深處,盪人心魄,令人醉情:幹活時候哼一曲,忘記疲勞添力氣;休息時候哼一曲,輕鬆愉快陪著你;高興時候哼一曲,心花怒放樂無比;寂寞時候哼一曲,親人朋友在心裡;憂傷時候哼一曲,驅散烏雲飄萬里。嗓子不好可以練,發音不準可以學,唱好唱賴不重要。

正如一位老歌友講的:“五音不全我愛唱,自唱自享自欣賞,歌聲伴我入夕陽,堅持唱到大天亮。”只要“夫唱”有“婦隨”,唱它個有滋有味,唱它個自由自在,唱它個痛痛快快。唱出個樣來給自己看。這時你會發現自己的心也年輕了許多。俗話說:貴在參與。我想,只有真正參與了,才能體會到參與的樂趣。老年朋友們,有機會一定要老來瀟灑歌一回,夫妻同歌竟“風流”,相信你們的體會比我們還要深。讓我們以歌會友,在歌聲中幸福愉快地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