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力量——獻給我的母親和天下所有的母親

母親的力量,總是在無影中。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力無影。

——題記

今天,我的母親六十歲了。

六十歲的母親,依然平凡。母親的平凡,就像山坡上那一棵棵在春天悄悄發芽、在夏天默默青翠、在秋天靜靜枯黃、在冬天慢慢腐爛的小草。她不會像花朵一樣綻放在枝頭,用繽紛鮮艷的顏色勾引人們的眼睛,用清新沁人的芳香吸引我們的心靈;她也不會像大樹一樣屹立在曠野,用挺拔堅定的毅力支撐起藍天,用蔭涼蒼翠的綠蔭遮擋著風雨。

母親只能像那一棵棵小草一樣,在一年年歲月的流逝中,綠了黃、黃了死、死復綠。

母親雖然平凡,但是在這平凡中,卻始終蘊藏著許多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巨大的力量。正是這些巨大的力量,催生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養育了一個個堅定的靈魂,成就了一個個精彩的人生。

這些巨大的力量,讓我們看不見、摸不著,因為:大力無影。

(一)

母親的力量,是一縷春風。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這句詩本來是讚美小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然而,我總覺得這句詩的真正內涵,是讚美春風,讚美春風具有催生萬物的頑強力量。

如果沒有春風,冰雪將永遠覆蓋大地。冰雪覆蓋大地,出現在我們視野中的,將永遠是“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荒涼。天空不會有歡呼著飛躍而去的翠鳥,枝頭不會有鮮艷著嬌羞而開的花朵。

正是有了春風,我們驚喜地發現:堅硬的冰層融化了,蟄伏的青蛙歌唱了,柔弱的小草長出了新芽,乾枯的枝椏綻開了鮮花。

我們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前,籠罩在我們母親周圍的,是一個多么嚴寒多么痛苦又多么漫長的冬夜。當我們或安靜或躁動地偏安在母親溫暖而又甜蜜的懷中,我們尚無意識的生命,誰又能看見,母親曾經多少次咬著牙關,拖著她們虛弱的身體,在瑟瑟的寒風中發抖;又有多少次,她們捂著肚子,額頭冒出豆大的汗珠,忍受著我們的踢打。母親可能並不懂得“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的大道理。但是,所有的母親,都忍受了十月懷胎的煉獄般的痛苦,又經歷了一朝分娩的重生。

當我們的第一聲啼哭打破產房周圍的寧靜,所有的陰霾所有的等待所有的痛苦都被母親們拋在了在九霄雲外,迎接我們的,永遠是母親那一張疲憊而又溫暖幸福的笑臉。

我們都有這種經歷,當一根小小的刺扎進我們的皮膚里,那種異樣的感覺讓我們難受半天,我們想方設法都要把它剔除。我永遠無法體會,當我們紮根母親的身體,一天天長大,直到出生前的漫長的十個月,母親是如何焦慮、恐懼,她身體和心靈又承受了多少難以言說的痛苦。

我要感謝我的母親,她用她那瘦弱的身體給了我生命,讓我在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裡生活了四十年,雖然沒有什麼成就,也沒有虛度。

我們都要感謝我們的母親,正是他們給予了我們或平凡或偉大的生命,讓我們在人生這條道路上都有自己的行程,讓我們經歷四季的輪迴,看到了人世的美麗,感受了生命的精彩。母親的力量,正如春風,春風催生萬物,母親,催生我們。

從母親催生我們的偉力中,我們具備了生命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我們一天天沐浴在母親四季如春的溫暖中,成長著。

直到有一天,等我們成長到春天,可以催生萬千朵花朵的時候,回過頭去,母親已經變成路邊那一棵蒼老乾枯的樹。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最終,她們沉睡地下,化作春泥。

但是,母親們永遠不會安息。在冥冥中,她們用另一種狀態支撐著我們的意志。因為,母親已經把她所有能夠給予我們的最好的東西移植在她兒孫們的世界裡。她們盡力幫我們帶走的,是痛苦,是負擔,是無邊無際的黑暗和孤獨。

那春泥,依然滋養著鮮花,撫慰著心靈。

(二)

母親的力量,又是一條路。

路的這頭,跑著年少無知天真爛漫的我們。有一天,我們站在路的那頭回頭望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時候的我們,仿佛已經成熟滄桑飽經人事。這時候,你會發現,路,一直伴隨著你的腳步延伸,並且它將會繼續延伸,延伸到你不知走到何時的未來,直到消失在你的生命里。

路的使命,就是任我們踩踏。踩在她如泥土一般卑賤的肉體上,踏在她如石頭一般堅硬的骨頭裡。有一天,我們踩爛了軀體,踏破了骨頭,血水和骨髓漫延在我們的腳下的時候,我們也許擔心這些會污染了我們的鞋幫,會從滿是血水和骨髓聚集的地方跨過去,也許會一不留神直接一步踏在裡面,等我們達到自己目的地之後,已經再也找不到那些痕跡。

站在生命的這頭,我不時會回望自己的母親。有時候我就在這樣想:母親,就是一條充滿崎嶇充滿艱辛布滿荊棘的小路。

少年的記憶中,我只有母親忙碌的身影,伴隨著母親忙碌的身影,我們的身影仿佛也跟著忙碌起來。

當天上的星星還眨著眼睛的時候,母親已經把地里成熟了的玉米全部掰回了家。這時候,她會用不容商量的語氣,命令我們去把那些玉米桿割乾淨。揉揉惺忪的睡眼,不情願地到了地里,我們邊割邊抱怨,但是,沒有把那些玉米桿全部放倒,然後收集到一起,我們休想回家吃早飯。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中,母親是村里出了名的女強人。她那不願落人後的幹勁,讓許多青壯年男人都自嘆不如。母親經常在炎熱的夏天,腋下夾著兩包水泥,一口氣跑到七層高的房頂,只是微微喘口氣;她也會在冬天,忍受著刀割一般的凜冽的寒風,到山上背下一背又一背的木材,賣了錢給我們掙學費。渴了,溝渠里的水就是最甘甜的飲料,餓了,從懷裡掏出冰涼的窩頭避開人們的視野匆忙地咬上幾口。

一直以來,我都明白,母親是在用她的勤勞,飽嘗著生活的艱辛,為我們挖掘著一條路。雖然她挖的路不很寬敞,但是撿乾淨了路上的石塊,割除了路邊的荊棘。要知道,這條路是她咬緊牙關用盡全力流盡鮮血挖掘的。我一路走來,有時候不免磕磕絆絆,甚至傷痕累累。但是,我永遠不會抱怨,因為在夜深人靜捫心自問的時候,我會想到:我對母親所做的,遠遠不及她對我做的十一。

即使這樣,她也從未在我們面前流露出半點不滿。每次回家她迎接我們的,永遠是和藹的微笑的溫暖的笑臉。母親的力量,就是那一條小路。雖然我們需要靠自己的力量走過生命的路途。但是,一路風雨中,她們永遠選擇承受,選擇隱忍,當我們的腳步從她們的身上踏過去之後,她們本身已經傷痕累累,甚至被山上的巨石壓得坑坑窪窪,破敗不堪。然而,她們不但沒有把我們的腳步阻滯,反而借給我們一陣風,讓我們飛奔。最後,望著我們越來越高、越來越遠的背影,她們會先是一陣沉默,然後微微一笑。

(三)

母親的力量,還是一條江。

人生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力量,更需要不斷的補充水分、補充營養。

當我們我們都是嗷嗷待哺的嬰兒時候,我們通過母親源源不絕溫潤甜美的乳汁,獲得了成長的原動力。經常,我們都把長江比喻成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就是因為在悠久漫長的歷史中,長江以無私的情懷、博大的胸襟養育了中華兒女,培育了民族精神。

我經常在想,母親就是一條比長江更長的江。如果把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所有母親流過的乳汁匯集在一起,不是一條波濤洶湧、氣勢磅礴的比長江更長的江嗎?而且,即使有一天,長江的水枯竭了,母親這條江里的水,必將涓涓流淌,一路奔向人類的終點。

人們常說,母愛如水,父愛如山。

我更以為,母愛也是一座山。

沉穩、堅定,風雨不動,是山的精神。

母親的力量,如一座沉穩的山。母親的沉穩,不是表現在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里,而是在平凡的小事中流露的對兒女、對家庭最細膩的關心。我們小時候,她們默默地為我們做好三餐,沒有抱怨;默默地縫縫洗洗,她心甘情願。當我們長大了,結婚了,有了兒女,她又默默為我們料理著家務,照顧著子女,一如當初照顧我們時那樣細心、那樣溫暖。就是在這樣的沉穩中,母親蒼老了,青春已經不復存在,留下額頭深深的皺紋和瘦小的軀體,在每一個夕陽落山的時候,她們的容顏就像一尊木刻的蒼老的浮雕,但在陽光下,依然會反射著光芒,照亮我們暗夜裡迷茫的雙眼。

母親的力量,是山一般的堅定。有時候,我們常常抱怨,抱怨命運的艱難,世道的不公。母親往往沉默,但在沉默中總會給我們一個堅定的信念:向前走,相信明天。我的母親不會識字,也不會懂得太多大道理,但是她堅信一點;沒有過不了的坡,沒有邁不過的坎,人只要勤勞,就不會餓死;學習只要勤奮,就會有出息。正是在那些艱苦的歲月里,母親用她堅定樂觀的信念,給了我無窮的力量。靠著這些力量的助推,我一路踉踉蹌蹌,走到今天。可以說,無論是學習中,還是工作上,遇到的一切困難,我都是靠著從母親身上取得的一點堅定、一分樂觀,從容面對,奮力拚搏的。

全天下的母親,在面臨困難的時候,哪一個不是用堅定的山一般的信念,為兒女們撐起一片天空的呢?汶川地震中那個臨死把孩子抱在懷裡,手機上留下“孩子,記住:媽媽愛你”的年輕母親,只是她們中間極其平凡地一個代表。當我們的目光定格在所有災難面前,我們會發現:母親,她們用山一般的堅定,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辛勞、眼淚、鮮血以至於生命。

風雨不動的山,安全。小時候,我們在山下,踩著她的腳,她忍著痛,讓我們做一個幸福的人;長大後,我們在山中,壓著她的肩,她忍著壓力,讓我們搭建一個溫暖的家;而最後,我們在山頂,坐在她們的頭上,她會默默地幸福地睡著緘默著,讓我們享受一縷溫暖的陽光。

讓我們所有的人,都向母親們致敬,因為她們具有水一樣綿長恆久的性格,山一樣沉穩堅忍的毅力。

又是春暖花開的季節,恰逢“三八”國際婦女節,我的母親迎來了她六十歲的生日。我深深的感受到,母親的力量是巨大的。母親的這種力量,往往不露痕跡,悄悄地浸透在我們的血液里。

我認為:大力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