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的風韻

在埃及眾多的旅遊勝地中,薩法傑的名氣實在不大,以至於當駐開羅的外國記者協會組織成員到這個地方參觀時,我竟不知道它在哪裡。問了幾個長期在開羅工作的新聞界同行,他們也多半支支吾吾,語焉不詳。我攤開地圖找了半天,才知道原來這是紅海之濱的一個小鎮,位於埃及的中東部,紅海邊上另一個有名的旅遊城市霍爾格達再向南60公里的地方。

由於小,基本上名不見經傳,所以與霍爾格達以及紅海另一側名揚世界的沙姆沙伊赫等比起來,薩法傑更有味道和情趣,深受當地人喜愛,更值得一游。帶有空調和衛生間的豪華大巴仿佛任意遨遊的鯊魚,在埃及空曠的大地上馳騁,把漫漫黃沙和單調乏味的赭色景觀遠遠甩在後面,經過6個半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從開羅來到了薩法傑。從表面上看,這裡與上面提到的幾處旅遊地大同小異,但仔細觀賞和品味,便會發現有許多不同之處。

我們徑直來到下榻的“米那維拉”飯店,其實就是一個度假村。刺目的陽光下,白得耀眼的一座座別墅在碧藍的海邊一字排開,別墅都是整齊劃一的兩層樓結構,房前屋後,種滿了翠綠的樹、草和各種顏色的鮮花,真的是綠意盈窗,草香、花香襲人。從我入住的825房間向外望去,但見近在咫尺的地方,金黃而柔軟的沙灘上,蘑菇形的遮陽傘狀建築錯落有致地分布著,“遮陽傘”下的人卻不多,這是小地方的優越性,少了喧囂和嘈雜,使大自然更多地保持著純真的一面,也更令人感到舒適和放鬆。

“遮陽傘”再過去,就是一覽無遺的紅海了。即使不到海邊,僅僅坐在屋裡,柔和而富有節奏的海水聲也能清晰地傳到耳畔,像是富有鏇律的音樂,惹人心醉。目及之處,一層一層的波浪上下前後地涌動著,節奏並不快,卻恰到好處地宣洩出紅海萬頃碧波的風韻。也許是陽光太強烈了,紅海的顏色顯得很深,比碧藍還要深一個層次,我不知道那種顏色該怎樣稱呼。人們常說“海天一色”,可在薩法傑,海和天並不同色,天是真正的瓦藍瓦藍色,海水卻像平鋪著而又會晃動的潑墨油畫,在正午的陽光下顯得有些虛幻和不太真實,卻透出無窮誘人的魅力。游泳是來這裡一定要嘗試的。只是海水太大了,游得再久,也還是短短的距離,人在自然面前永遠是渺小和微不足道的。游累了,岸邊沙灘上的遮陽傘下,滿擺著一張張的防水躺椅和坐椅,可以休息。躺在躺椅上,信目蒼穹,看不到一絲的雲彩,天空晴得萬里澄碧,如同在水中剛剛洗過一般。拿一本書,煞有介事地看著,居然還能看得進去,津津有味的樣子,這無疑得歸功於環境的清幽靜謐和空氣中負氧離子的濃厚吧。

第三天安排遊船航海。本來是第二天進行的,因風大而取消。第三天風也不小,因記者們堅持,管理部門只得讓船老大下海了。船是機動船,不大,由於風急浪高,船全身顛簸,好幾次都搖搖欲墜。阿拉伯人若無其事,船老大仿佛早已習慣,更是鎮定自若,穩居船首。船行途中,停住,讓人通過船底的玻璃觀看海中世界,但見珊瑚、海草、游魚和海底山脈等歷歷在目,宛若人在海中一樣。

旁邊有劃舢板者,雙手扶板,貼著水面唰唰而過,速度快得驚人。多數人的劃姿很優雅,輕盈如燕,也有不慎落水者,人和舢板雙雙倒下,估計是初學者,技術還不過關所致,卻也能一番折騰後,扶起舢板繼續前行。這是勇敢者的海上運動。還有女孩參與其間,無疑需要更大的勇氣和信心吧。

從海上看陸地,換了視角,範圍變廣了,這才發現,原來與我們“米那維拉”挨著的,還有幾家類似的度假村,一個個也都是綠樹環繞,芳草萋萋,只是別墅的顏色有白的,也有全是淺紅色的和米黃色的,不一而足;別墅的造型與布局也座座有別,絕無重樣的,各各因勢就形,與周遭環境很和諧匹配。這些顏色和造型不一的度假村,為薩法傑構築了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線,托舉起這個美麗小城旅遊業的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