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則無魚

不至清之水是水留給自己的空白;日作夜息是人留給自己的空白;白紙黑字是文化留給文明的空白。因有了空白,水中有魚,有了生命的歡騰;因有了空白,人有了精力,有了生存的基礎;因有了空白,文明有了文字,有了傳承的可能。

充盈完美是世人所追求的。就如夸父追日一樣,無數科學家、藝術家為了填補那些空白孜孜不倦的勞作。於是有人問:“為何要留有這樣的空白?這是毫無意義的。”

你可曾想過,正因這不可逾越的空白,才讓人們有了追求的目標,追求的渴望。於是,人們在這條無盡的路上有了方向有了快樂。於是,我們有了歌德巴赫猜想,有了《蒙娜麗莎》,有了《田園》。

空白不是毫無意義的,恰恰因為有了空白,“充實”才變得更有其內涵。尼采說過:“快樂之泉涌得太猛也會衝倒盛滿的杯子。”凡事留一點空白給自己,這才能是挺立著的快樂之杯。

杯子中空才有了盛水的可能,車輪中空才有了轉動的可能。這些是它們留給自己的空白。那么我們的空白呢?

有的人因被欲望填滿而招來了牢獄之災,有的人因被情所困而泥足深陷早早了卻了生命。千百年前,老子便已告誡我們,欲望是痛苦的根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賞色不足五色,賞音不及五音,品味不滿五味言可樂於其中。這便是我們應留給自己的空白。

不能苛求太過,不能操之過急,不欲求的太多是空白。做事余有後路,留有餘地是空白。人類社會因有了法律與道德間的空白而和諧發展,我們也應在心靈與物質的現實間留有空白。

假如你對世事厭倦了,為你的心靈留出一塊野地吧,保留心中的這塊淨土,不為外事所侵染,你依然能在物慾縱橫的城市中有一份“採菊東籬”的心境。

假如你對生活失望了,為你的生活留出一時的空白吧。保留這份空白的時光,放出你的哭泣,放下你的面具,放飛你的赤子之心在空白光明的世界裡飛翔。

假如你對人情淡泊了,為你的情感留出一片空白吧。不管外界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僅只在你的感情世界裡培養愛的花朵。面對冷漠的世事,你也會覺得你的心是溫暖的。

水至清則無魚,空白是萬事萬物所必需的。空白給人目標,給人追求給人心靈的力量。這是我對空白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