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的大智慧

在空白的起點上,思緒的鳥兒開始飛翔;在空白的缺憾里,完美正在背後輕輕敲門;在今日留給明日的空白里,裝著一顆坦蕩蕩的、任人評述的心,讓他人,為自己的人生做註腳,這豈不是一種大智慧?

空白,給人無盡的想像。在中國古典繪畫中,一種獨特的畫法,叫“留白”。在一副畫滿山水的圖畫中,留得一片空白,叫人盡情去想像。曾見過一副畫,畫中一位男子立於一樓上,背對著我們,面朝一片廣大的空白,這片空白中,會有什麼呢?是一片浩渺江波嗎?還是春逝的落花紛飛?抑或遠去戀人的絕決背景?這一切我們都不得而知,回答我們的唯獨一片空白。於是,在這空白中,我們的思緒開始飛翔,美妙的想像早已填滿了空白,這難道不比那費盡心機的描繪高明得多?

空白,有時是一種缺憾,我們總是希望人生是一張鋪開的宣紙,我們以一羊毫軟筆在其上抒盡力透紙背的激揚文字,文章飽滿,有頭有尾,才算得上人生的圓滿與充實。然而,盡然嗎?不!人生不總圓滿,常常橫亘著大段空白,那其中有悲傷有失望有悔嘆……那一種缺憾的背後,往往是趨於完美的存在。

一曲廣陵終了,嵇康的靈魂隨古曲飛升入境,告別這潮濕不堪的人世,這亂世中的天才男子,死時年方三十七,而給後人留取了那么一片觸目驚心的空白!再沒有慷慨激昂的古曲飛揚,再不見鋒芒畢露的激揚文字,有的只是空白與後人無心的哀嘆,對於這樣一個天才男子人生的空白也許是一種缺憾,但我們仔細想想,這其實是一種近於完美的句號。那樣腥味橫流的污濁之世,真正潔淨的個體必將選擇純潔來純潔去。留取空白,其實是一個宣言,一個存心遺世獨立,驚世駭俗的宣言,人民也用生命的空白填滿了心志的追求。這空白,所似無奈,卻也是所謂的“圓寂”。在嵇康的人生中,空白,是他選擇的結局,未來人生的空白換取了那短暫人生的精彩!

回溯歷史,多少仁人志士選擇了空白,那自投湖畔的王國維、老舍,那毅然赴死的文天祥,人生的空白,缺憾註解了他們人格的完美!

空白,還是留給後人評述吧!武則天立無字碑,那片空白抒寫的是一位女皇帝一生的坦蕩無悔。如今,無字碑頭早已鐫滿字,她留給後人的空白,早已被無數褒貶填滿。讓歷史為自己的人生空白做註腳,這是怎樣的一種大智慧啊,不比請一位御用史官為自己歌功頌德高明得多嗎?

空白,是豐富的,有時真正的智慧就在於給人生留一點空白,來日那片空白之地上必將開滿絢目的火樹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