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高度

自己總以為鷹是天空的王者,因為它達到了無人可及的高度,但當它降落在生它養它的大地上時,行動起來卻連一隻不會飛的公雞都不如,這樣的反差讓我意識到,鷹對於雞也許並沒有什麼所謂的高度。

在我這個年輕的“90後”眼中,不知道人類這個新興的物種究竟要達到怎樣的高度,但在人類突破那幾千年來頭頂的藍天、到達宇宙太空深處後,卻得到的只有無垠的黑暗。即使在人類夢想和追求實現之後,也不能滿足那顆登高探索的心,所謂的高度就像我們製作的一副套在身上的枷鎖。高度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我們所追求的是什麼樣的高度?隨著與腳踩著的大地漸漸的離去,難道人類便有了超越世界的高度了嗎?就像挑戰金氏世界紀錄的勇者一樣,多少次為了所謂的榮譽而一次次突破和挑戰自我,卻沒有發現隨著的還有心靈的扭曲和身體的極端。面對追求所謂“高度”的種種代價之時,也許我們應該停下那登高的步伐而思索片刻。

對於我們這些迷茫的“90後”乃至於當今複雜的社會而言,高度已經成為了人與人之間一層看不見摸不著的禁止。隨著物質和利益的衝擊腐蝕,人們所追求的高度已經扭曲變形,在獲得和付出間失去了一顆沉穩的心。現實生活的洪流已讓地位,權利、金錢成為建立在物質層次上判定“高度”的工具。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那截短短距離已經漸漸成為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我們丟失了原本的理性也淡忘了相互間的尊重。似乎每個人都在追尋著這樣那樣的目標,卻沒能發現自己每升高一厘米,也會失去與根基之間同樣的距離。建立在功利層面上的高度帶給我們的只有無奈,我們都該在此刻反思下自己,要用一顆卑微的心尋找自己真正高度的所在。

從枯燥乏味的學校走向多姿多彩的社會後,社會地位的高度決定卻也限制了我們所處的交際圈子,隨著飯局酒場的增加反而發現人際關係漸漸淡薄了,即使住房空間的逐漸增大,也沒有能讓精神世界變得充實起來,在不知不覺間自己已經成為了這樣或那樣高度的奴隸。每天忙忙碌碌的行走於家與公司之間,重複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機械生活,只是為了達到心中那個小小的“高度”。當葉落花黃之際低下頭往自己紮根的地方看去,腳下的還是那片巴掌大小的黃土地,左轉右看,陪伴在身邊還是那幾個老朋老友,不禁思索自己可曾有過什麼樣高度么?洗去浮華才發現:曾經看重的東西也都只是過眼煙雲,似乎自己只要停下那登高的步伐,那么這樣腳踏實地的生活便能讓人心安。

雖然我們一生都在為心中的高度而打拚著,但是我們也從來沒有離開腳踩著的黃土地、頭頂著的那片天。在我這個“90後”眼裡高度印證的只是一時的輝煌,自己的價值從來沒有因為這樣那樣的高度而改變,我不希望因為它而讓自己漸漸迷失。也許一切早已有了本身應有的高度,我們需要的只是肯定自我、承認彼此,而不是要再去刻意的逼迫自己,當相信自己力量之時,便有了無人可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