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自己

有這么一個故事:把胡蘿蔔、雞蛋和咖啡分別放在沸水裡煮,胡蘿蔔變軟了,雞蛋裡面變硬了,而咖啡豆把水煮成了咖啡。我們不做被變軟的胡蘿蔔,也不做改變了水的咖啡豆,那我們就做那個改變自己的雞蛋吧。

學會改變自己,換種心情去面對,事情也許不會這么糟。一次,美國總統羅斯福家中失竊,許多朋友都寫信來安慰她,可羅斯福卻淡然一笑,“我真應該感謝上帝:第一,賊沒有傷害我;第二,他沒有偷走我全部的東西;第三,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羅斯福改變了一種心情,而不是試圖改變發生的事,卻得到了快樂。對於那些已經發生的厄運,你抱怨、謾罵、想改變它們,除了再一次傷害自己別無他用。生活不能被改變,但你可以改變你的心情。生活是最善變的,你對它哭,它降下傾盆大雨,把你心中的美好澆滅;你對它笑,它回贈你滿天微笑的星星,照亮你前行的路。

學會改變自己,換種路線去行走,成功也許就在你面前。陳忠實高考失利,他沒有一蹶不振,而是轉而去找工作,從最低級的事情做起,積澱了一份自信從容的大氣,寫出了氣勢磅礴的《白鹿原》。假如陳忠實一次又一次去參加高考,誓言不考上決不罷體,想改變命運的不公,也許又會多了一個傷痕累累的學子,少了一個大氣自信的作家。對於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磨難與挫折,也許你沒有力量把它搬走,那你就換條路線,也許,一個嶄新的世界正向你打開。學會改變,並不是一個弱者的退怯之舉,而是一個強者,一個智者最精明的選擇。面對失聰,貝多芬如果只是感嘆命運的不公,試圖改變自己耳聾的現實,讓自己變得樂觀堅強,會有傳世之作《命運》嗎?面對天賦不佳,劉翔若繼續練習跳高,試圖改變先天的不足,而不是換條路線,那個一臉自信的男孩會出現在世人面前嗎?

羅曼·羅蘭說過:“宿命論只是弱者的藉口。”朋友們,面對學習上的失利,你是自暴自棄,還是改變心情,高喊著“天生我才必有用”向前?面對還未解決的困難,你是把自己碰得頭破血流,去改變困難,還是換種方式,體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樂?

選擇前者,試圖改變生活,你會更加悲傷;選擇後者,像那位大師一樣改變自己的心情和路線,會成就生活的華麗與壯美、人生的樂觀與堅強、成功的輝煌與美好!